浅草时双起,深丛忽独明。
情知晓月淡,意欲照人行。
扇扑高无奈,风斜半欲横。
书帷吾已懒,不拟著囊盛。
译文:
清晨出发时,发现草丛里有许多萤火虫,它们时而成双飞舞,时而又独自闪烁。我感受到了夜晚的寂静,月光也显得有些淡薄了。我想用萤火虫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可惜的是,我无法扇动扇子驱赶这些飞虫,只好任由它们在我身旁飞翔。风斜着吹来,我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书帷里的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学习,不再打算将萤火虫装入口袋中。
- 注释与赏析:
- 浅草时双起:“浅草”指的是地面较为柔软、不坚实的草,“时双起”形容在草地里,萤火虫似乎总是成对出现。
- 深丛忽独明:这里的“深丛”可以理解为密集或黑暗的草丛。”忽独明”表示在这些草丛中,萤火虫有时会单独发出光亮。
- 情知晓月淡:这里的“知悉”可以理解为觉察或感知到,“月淡”可能是指月亮的光辉变得微弱或不那么明显。
- 意欲照人行:这里的“意欲”表示意图,“照人行”意味着想要借助萤火虫的光芒照亮人们行走的道路。
- 扇扑高无奈:”扇扑”可能是指试图用扇子去驱赶这些飞虫的动作,”高无奈”表示尽管努力但效果甚微,感到无可奈何。
- 风斜半欲横:这句话描述了一种风向的变化,可能是风向偏斜,使得萤火虫的光线在空中摇摆不定。
- 书帷吾已懒:这里“书帷”可以解释为书桌上的帷幕,象征着学习的场所;”吾已懒”表达了对于学习感到厌倦的情绪。
- 不拟著囊盛:这里的“不拟”表示不打算的意思,“著囊盛”即放入袋子中保存,暗示不再需要把萤火虫装进袋子里携带。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学习时的内心挣扎和转变,从一开始对知识的渴望到后来对学习的厌倦,最终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