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洼天马徕,虎脊而龙膺。
追电籋浮云,灭没如流星。
络以黄金鞿,闲之白玉京。
王良骖帝御,望舒引前旌。
朝踏交河冰,暮清瀚海尘。
归憩华山阳,谈笑静甲兵。
胡为刍豆拘,下与驽骀并。
羊肠困九折,盐车絷长缨。
悬金方市骏,引脰聊一鸣。
伯乐肯回顾,价其十倍增。

【注释】

渥洼:水名,在今甘肃。天马:指传说中的天马。

虎脊而龙膺:像老虎一样的背脊,像龙一样的胸腹。

籋(zhēn):同“趁”,追着。

闲之白玉京:把黄金辔交给了白玉石京城(指玉山)。

骖(cān):驾驭。

王良:传说中善于驾车的人。

望舒:古代神话,指月夜的月亮。

交河:汉代地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瀚海:沙漠。

华山阳:华山南面,即华山之南。

胡为:为何,为什么。刍豆拘:比喻无用之人。

羊肠:山名,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九折:形容曲折多弯。

盐车:用盐作车的轮轴。絷(zhí):拴住。长缨(yīng):大绳。

悬金:悬赏黄金。方市骏:正在市场上出售良马。

引脰:垂首。

伯乐:人名,相传他精于相马。

肯回顾:愿意回头看。

价其:以……为代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和寓言诗兼有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天马的形象描绘,抒发了对贤才被埋没的感慨,并借以表达对当世统治者的不满与批判。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高超,语言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诗的开篇写天马的来历及特点。“渥洼”点明天马产地,“天马来”说明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接着描写天马的外貌特征:“虎脊”喻其雄壮,“龙膺”喻其神异,“追电”“灭没”写出其迅疾无比,“流星”则暗示了它奔驰时的矫健姿态。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不仅使读者对天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二句紧承第一句的描写展开议论:“络以黄金鞿(qiú)”。这一句表明作者对天马的爱护和珍视之情。天马虽美,但无人能够驯服它。因此,诗人把它系上了黄金辔头,以便驾驭。这里的“辔”(pèi)是指缰绳,也泛指驾驭用的器具。“闲之白玉京”,这是说天马被驯服后,就给它装上玉制的辔头,使它去往玉山(一说玉阙),这是说让天马到昆仑山去取玉。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前文已经写到玉山,所以这里又重复提到玉山,其实是为了突出天马的高贵。

第三、四句写天马被带到人间。“王良”是古代善于驾车的神人。他驾着天马驰骋在月夜下。“望舒”是古代神话中月亮初升的样子,这里代指月光。“引前旌”是说王良拉着马鞭,向前奔驰。这两句既表现了天马的威武和神采,又表现了驭手的技巧和本领。

第五、六句写天马驰骋时的情景。“朝踏交河冰”是说日出之时,天马已驰骋过了交河(黄河古称交河)。“暮清瀚海尘”,是说日落之时,天马已驰骋过了瀚海(沙漠古称瀚海)。“归憩华山阳”,是说天马到了华山南面的山阳休息。“谈笑静甲兵”,是说天马一到华山阳,就谈笑风生,使得兵器都闲置不用。这几句既写出了天马驰驱的气势,又写出了它所到之处的宁静。

第七、八句写天马驰骋时的情况。“胡为刍豆拘”,“胡”,通“呼”。《诗经·小雅·北山》:“我独南行,三周不复。”“刍豆拘”,是说有人呼唤它,让它停下。“下与驽骀并”,“驽”是劣马,“骀”是劣牛,“并”是一起。这是说天马虽然驰骋得很快,但仍然不如劣马劣牛。这几句进一步强调了天马的高贵非凡,并以此衬托出庸人的平庸无奇。

第九、十句写天马被困的艰难处境。“羊肠困九折”,是说羊肠山(即太行山)上有九道急转弯。“盐车絷长缨”,“盐车”是用盐作车轮的车辆;“絷”是系结的意思;“长缨”是大绳。这是说天马被套上盐车的大绳,不能自由地驰骋了。“悬金方市骏”,这是说悬挂千金重赏去买骏马。“引脰”的意思是下垂颈项。“聊一鸣”,意思是姑且发出一声长啸。这几句既写出了天马被困的困境,同时又表现出诗人不甘沉沦、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最后四句总结前文,提出诗人对贤才的看法。“伯乐肯回顾”,是说有识之士应当回过身来看看自己的过错。“价其十倍增”,这是说如果真有伯乐这样的人物的话,那么天马的价值就会增加十倍。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既批评了统治者不识贤才的错误行为,又赞美了有远见卓识的伯乐的胸怀,从而寄寓了作者希望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思想感情。

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意境开阔,语言凝炼,富有哲理性。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有正面描写的天马,又有反面描写的庸才,使全诗充满了辩证的色彩,更增强了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