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忆昨临吴津,驾言直欲苏远民。
三尺土阶茅不剪,舜循尧道慈而俭。
姬公制国有常经,什一更除关市征。
男耕女织馀布粟,却笑二吾犹不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除关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翠华忆昨临吴津,驾言直欲苏远民。
注释:回想往日皇帝的銮舆来到吴地的渡口,直言直语想要拯救远离故乡的百姓。
赏析:《除关征》描绘了一位皇帝亲临江南视察的情形,表达了他想要拯救远离故乡的人们的愿望。这里的“翠华”代指皇帝,“忆昨临吴津”则回忆了皇帝曾经来到吴地的情景。三尺土阶茅不剪,舜循尧道慈而俭。
注释:简陋的台阶上没有修剪过的小草,遵循着尧舜时代的节俭之道。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皇帝简朴的生活,反映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节俭治国的理念。姬公制国有常经,什一更除关市征。
注释:周公制定了国家的常规法规,只征收十分之一的关税和市场税。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古代贤臣治理国家的智慧,强调了征税制度的重要性。男耕女织馀布粟,却笑二吾犹不足。
注释:男男女女辛勤劳作,剩余的粮食足以满足生活需要,然而却嘲笑我们仍然贫穷不足。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人们辛勤劳作却生活困苦,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视察江南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百姓的关爱以及节俭治国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让人们感叹生活的艰辛与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