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昔共官临漳,时呼三子侍侧傍。
修瞳阔颡善应对,举措不类群儿行。
遥知成就在他日,尔时迄今十载强。
闽州太守无伎术,乞持符竹还故乡。
近观诏书下郡国,选访行实登俊良。
嶷然三子复过我,衣裾飘洒凝秋霜。
各携编轴几百幅,互以理要充词章。
久之潜思叩幽眇,角牙腾触声礌硠。
言归温陵入场屋,争奋笔舌论短长。
海鹰上云出瓜翼,天马历地无羁缰。
秘书多才晚未遇,有如此子传义方。
吾徒沉升不须议,且看少者腾声光。

【注释】:

①秘书:秘书官。
②三子:指三儿子。
③修瞳阔颡善应对:形容其人相貌端正,能言善辩。
④闽州太守:即福建的长官。
⑤符竹:古代用于占卜的书。
⑥嶷然:高超的样子。
⑦温陵:地名,今福建省福州市。

【译文】:
当初我们共事于临漳,那时三子侍立身边;
他的眼大脸宽善应答,举止举动与众不同。
遥想他将来必有成就,至今十年已过一旬。
福建的长官无此才能,乞求他回故乡去。
近来朝廷诏书下郡国,选访人才上俊良。
三子再次经过我,衣服飘洒如秋霜。
每人各携几卷书,互相交流要旨和文章。
久久沉思叩问玄奥深微,言辞锋利像角牙碰触声雷响。
说归去到福州入仕为官,争相挥笔舌战论短长。
海鹰飞上云层穿出鸟翅,天马穿越大地没有羁绊。
秘书多才晚未遇用,有如此子传义方。
我们这辈人升迁不必争论,且看年轻人声名远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一个三兄弟的故事,赞美他们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并表达了诗人对后辈的期望。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三兄弟的形象和他们的成就。“秘书昔共官临漳,时呼三子侍侧傍。”这里,诗人回忆了自己与三位秘书在临漳共同工作的日子,他们当时被称为秘书,经常侍立在皇帝身边。“修瞳阔颡善应对,举措不类群儿行。”诗人描述了他们的外貌和气质,以及他们的言行举止与众不同,与其他孩子不同。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三兄弟的才能和成就:“遥知成就在他日,尔时迄今十载强。”诗人知道他们的才能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展现,而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闽州太守无伎术,乞持符竹还故乡。”“闽州太守”是指福建的长官,“伎术”是指技艺或才能。在这里,诗人表示自己希望他们回到故乡去,因为他看到福建的长官无法施展他们的才华。

诗歌转向了三兄弟的性格和品质。“近观诏书下郡国,选访行实登俊良。”“诏”指皇帝的命令;“选访”指的是选拔和考察。在这里,诗人描述了他们接受诏命的场景,选拔和考察他们是否具备优秀的人才。“嶷然三子复过我,衣裾飘洒凝秋霜。”诗人描绘了三兄弟的形象,他们的外貌和气质都显得非常突出,就像秋天的霜一样。

诗人继续描绘了三兄弟的才华和能力。“各携编轴几百幅,互以理要充词章。”“编轴”指的是书籍,“词章”是指文章。诗人描述了他们各自携带着几百本书,互相交流着各自的理论和观点,以此来充实自己的文章。“久之潜思叩幽眇,角牙腾触声礌硠。”“幽眇”是指深邃隐秘的地方;“角牙腾触”则是一种比喻,形容声音响亮有力。诗人表示自己在长时间思考后,发出了深沉而又有力的思考,就像角牙撞击发出声音那样响亮。

诗歌转向了三兄弟的未来。“言归温陵入场屋,争奋笔舌论短长。”“温陵”是地名,指的是福建福州;“场屋”是指考试场所。在这里,诗人描述了他们准备进入考试场所的场景,他们都在努力地书写和辩论来展示自己的才能。“海鹰上云出瓜翼,天马历地无羁缰。”“海鹰”和“天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象征着自由和力量。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海鹰飞上云霄,翅膀展开像瓜果一样;而天马则在地面上奔驰,没有任何束缚。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兄弟的形象和经历,赞美了他们出色的才能和高尚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