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此远风尘,盘谷烟霞每见分。
万里江河还壮观,一时冠盖属元勋。
海鸥春暖眠沙草,辽鹤秋高度岭云。
今日重来倍惆怅,草堂应是勒移文。
【注释】
裴公亭: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元和十二年(817)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曾在此作《游裴公亭》。
昔年:过去。
盘谷:地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烟霞:云雾。
万里:千里。
江河:指黄河。
冠盖:车盖,代指高官显贵。
海鸥:水鸟。
辽鹤:北方的白鹤。
沙草:沙地。
秋高:秋季。
勒移文:指因事被调离此地而写的公文。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兼抒写迁谪感伤之情的七绝。前六句是怀古诗,后两句是抒发感慨。全诗以“重来”为线索,把诗人对裴公亭的怀念之情与自己遭贬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昔年曾此”点题,交代诗人曾经在此游憩过,但已过去了许多年;“远风尘”三字写出当年裴公亭远离尘世烟火的清幽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当年对这里的留恋。“盘谷”二句,诗人回忆当年裴公亭四周的景致:山中烟雾弥漫,云彩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而当诗人想到自己万里之遥来到这里,又看到那些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纷纷到此作客,不禁感叹自己的遭遇。这两句既表现了裴公亭的美丽风光,又暗含出诗人内心的自豪与感慨。
第三联“海鸥春暖眠沙草,辽鹤秋高度岭云”,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春暖花开之时,海鸥栖息在沙滩上,悠然自得;到了秋天,辽鹤飞向高山云端,自由自在。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裴公亭周围的自然美景,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叹。同时,诗人还通过海鸥、辽鹤这两种动物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尾联“今日重来倍惆怅,草堂应是勒移文”,则是诗人对自己再次回到这里的心情进行了描写。如今重游裴公亭,心情更加沉重,因为这里曾是他度过许多快乐时光的地方,而现在却成了他的流放之地。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无比痛心,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未来的遐想。最后一句“草堂应是勒移文”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被迫离开此地而产生的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内敛,通过对裴公亭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使诗歌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