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何峻极,一望尽苍清。
不辨松杉色,谁闻钟磬声。
飞崖悬瀑布,幽谷语春莺。
堪羡岩栖士,空馀人世情。
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
何峻极:多么高峻啊。
一望尽苍清:一眼望去,只见那山的青翠。
不辨松杉色,谁闻钟磬声:无法分辨出松树和柏树的颜色,听不到钟声磬声。
飞崖悬瀑布,幽谷语春莺:飞泻的悬崖上悬挂着瀑布,山谷中传来清脆的黄莺鸣叫。
堪羡岩栖士,空余人世情:羡慕那些在岩石上栖息的隐士,自己空余了人间的情感。
【注释】
- 峻极:极高峻。
- 苍:青色,指深绿色或淡绿色。
- 清:清澈、明朗。
- 松杉(sōngshān):两种植物名。常用于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 钟磬(qìng):古代乐器的一种。因形似钟与磬而得名。
- 飞崖悬瀑布:形容山峰陡峭,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挂而下。
- 幽谷:幽暗的山谷。
- 语:这里用来形容声音传得很远。
- 堪羡:值得羡慕。
- 人世情:世俗人情。
【译文】
庐山是多么的高峻啊!我远远望去,只见那山的青翠。
无法分辨出松树和柏树的颜色,听不到钟声磬声。
飞泻的悬崖上悬挂着瀑布,山谷中传来清脆的黄莺鸣叫。
羡慕那些在岩石上栖息的隐士,自己空余了人间的情感。
【赏析】
《望庐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绘庐山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远离尘嚣,向往隐居生活的情趣。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来节奏感强,音调悦耳;内容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构思精巧别致,想象奇特新颖。前两句写望见的庐山景色,后两句写遥想中的庐山情景。首句写远眺所见的庐山之高、之险。次句写近看庐山之秀美。三、四两句写遥想所见的庐山之奇观。“堪羡”二字,表明了诗人对隐者的向往之情。整首小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