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踞浙流顶,波声耸独尊。
帆樯移野浦,钟磬出烟村。
修竹凉风咽,巨鱼暑气吞。
层巅一矫首,海面见云根。

【注释】

岑山:即岑山岭,位于浙江省上虞市西南20公里处。

踞(jù):盘踞,占据。

波声耸(sǒng)独尊:形容海浪的声音高亢激越。

帆樯(jiāng):船帆和桅杆,泛指船只。

巨鱼(yú):大鱼。

暑气吞:形容热气扑面而来,感觉像要被吞食一样。

层巅(tiān):山顶。

见云根:看见山脚下的云雾缭绕。

【赏析】

《岑山》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五律,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秋至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夏之间。

全诗描绘了岑山雄伟壮观、景色秀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联“山踞浙流顶,波声耸独尊”,写岑山雄踞在浙江流入大海的地方,浪涛之声高亢激越,如同一座独立的山峰矗立在那里。

颔联“帆樯移野浦,钟磬出烟村”,写船只在江边移动,渔夫们开始打渔,远处山村响起了寺庙的钟磬声。

颈联“修竹凉风咽,巨鱼暑气吞”,写高大挺拔的竹子,在凉爽的微风中摇曳生姿;巨大的鱼在炎热的夏天吞食水中的热气。

尾联“层巅一矫首,海面见云根”,写站在山峰之巅俯瞰远方,海风吹过,海面上的云雾缭绕着山脚。

整首诗以岑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