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明镜,怕明镜。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卖镜

卖明镜,怕明镜。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注释:

  1. 卖明镜,怕明镜:担心自己的面容因为镜子的照射而更加消瘦,害怕照出自己的容颜。
  2. 从来面瘦两高颧:自来脸形消瘦,颧骨突出。
  3. 何况又添鬓影星星:更何况鬓发中又增添了星星点点的白发。
  4. 世间万事只宜晦:世间的一切事情都适合在黑暗中进行,不需要被照亮。
  5. 明镜何须炯相对:明亮的镜子不需要与自己相对,因为照见自己的容颜只会让自己更显憔悴。
  6. 镜明卖却昏不磨:虽然卖了镜子,但镜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7. 从教双鬓雪婆娑:任凭双鬓如雪般纷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一个卖明镜的人的内心感受和对镜子的使用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形象的关注以及对外界评价的恐惧。

第一句“卖明镜,怕明镜”直接揭示了主题,诗人因为面容消瘦、鬓发苍老而担忧镜子会照出自己的衰老面貌。这里的“卖明镜”不仅是字面上的买卖行为,也隐喻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掩饰真实容貌的无奈和逃避。

第二句“从来面瘦两高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面部特征,强调了其消瘦和高颧骨的特点。这既是对自身形象的描写,也是对外界观察者的暗示。

“况复星星添鬓影”则是诗人对于岁月无情的感叹,鬓发中星星点点的白发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年岁的增长。这部分内容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忧虑。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这句诗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思考,认为世间一切应该保持低调,不应被过分地展示出来。而诗人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明亮镜子的反感,因为明亮的镜子会照出自己的真实面貌,这与他追求隐秘的愿望相悖。

最后两句“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尽管卖了明镜,但它已经不再明亮,反而让诗人感到困惑和无助。双鬓如雪般纷乱的白发,更是诗人无法抗拒的现实写照。这部分内容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卖明镜人的心理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形象的焦虑和对外界评价的恐惧。同时,诗人还借由镜子的比喻,表达了对于生命、时间和自我认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