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奋笔若挥戈,兵甲胸中数万罗。
一片忠肝明贯日,十分辩口势悬河。
肯同郭璞递投策,莫学楚舆狂作歌。
四海苍生望霖雨,看看离毕致滂沱。

【注释】

和忧世寄清溪友人:写给忧世的朋友。

少年奋笔若挥戈:少年时期,意气风发,挥笔如剑。

兵甲胸中数万罗:形容志向宏伟,抱负远大。

一片忠肝明贯日:比喻忠心耿耿。

十分辩口势悬河:形容能言善辩。

肯同郭璞递投策:指不学贾谊(西汉政论家)的“鸿鹄之志”,而效法郭璞的“游说诸侯”。

莫学楚舆狂作歌:不要像楚国的农夫那样,只是空喊口号。

四海苍生望霖雨:天下百姓都在盼望及时的雨水。

看看离毕致滂沱:希望天公能够降雨,让大地变得湿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赠答中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并勉励友人要有为国为民献身的精神。

首句“少年奋笔若挥戈”中的“挥戈”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少年时豪情满怀、意气风发的气概,又点出了诗人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次句“兵甲胸中数万罗”则表明了诗人胸怀壮志、抱负高远的特点。这两句是说,少年时,诗人便立志报国,胸中充满了报效国家的理想和志向。三、四句“一片忠肝明贯日”是说,诗人对国家的忠心耿耿,如同明亮的太阳一样照耀着整个国家。五、六句“十分辩口势悬河”则是说,诗人能言善辩,口才出众,善于辩论,其口才之好犹如江河奔流。最后两句“肯同郭璞递投策”与“莫学楚舆狂作歌”分别指出,诗人并不效仿贾谊的“鸿鹄之志”,也不追随楚国农夫空喊口号,而是决心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尾联以“四海苍生”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百姓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