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的皪耀珠光,蝶使蜂媒未许忙。
识赏何人曾眼白,形容无语可雌黄。
溪桥月下疏横影,玉垄风前暗度香。
今古骚人吟不尽,奚奴空背锦为囊。
【注释】
皪:明亮。
雌黄:指代涂改文字。
奚奴:即奚人,指唐代奚族的使者。
【赏析】
“枝头的皪耀珠光”,描写了杨花的颜色和光泽,用“珠光”来形容杨花的美丽。
“蝶使蜂媒未许忙”,这里的“蝶使蜂媒”比喻春天的使者,而“未许忙”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识赏何人曾眼白”,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曾经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见过一个像对待美德(德)那样去对待美色的人。
“形容无语可雌黄”,这里的“雌黄”是一种用来修改文字的工具,古人常用它来涂抹字句,使其变得更完美。这里的“形容无语可雌黄”则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表的美,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美。
“溪桥月下疏横影,玉垄风前暗度香”,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溪桥月下,杨花的影子稀疏地映在地上;玉垄风前,杨花的香气悄然飘过。
“今古骚人吟不尽,奚奴空背锦为囊”,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诗歌的一个总结和升华。这里提到了“今古骚人”,指的是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他们曾经吟咏过春天的景象;而“奚奴”则是指唐代奚族的使者,他们曾经背过锦囊,也就是装诗的书卷。这里的“空背锦为囊”则是对他们的一种赞美,因为他们能够将美好的事物带给别人,也让我们得以欣赏到这些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