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雨飞何密,穷秋易作悲。
长身竹孤瘦,短发草黄萎。
渐迩风霜迫,谁无裘褐思。
向惟逃夏日,今已念朝曦。

霜雨飞何密,穷秋易作悲。

霜降后的细雨纷纷而下,秋天到来容易感到悲伤。

长身竹孤瘦,短发草黄萎。

挺拔的竹子孤独而瘦弱,稀疏的草色已变黄枯萎。

渐迩风霜迫,谁无裘褐思。

渐渐地逼近寒冷的风霜,谁没有裹上皮衣和粗布衣服的思念。

向惟逃夏日,今已念朝曦。

过去只有逃避炎热的夏天,如今却怀念清晨的阳光。

注释:

  1. 霜雨飞何密:指深秋时节,天气转凉,雨水增多,霜降时细雾纷飞。
  2. 穷秋:指深秋时节的气候。
  3. 长身竹孤瘦:指竹子高高地挺立着,显得有些孤单、瘦弱。
  4. 短发草黄萎:形容草地中的野草已经枯萎。
  5. 渐迩风霜迫:形容风霜渐渐逼近,天气逐渐变冷。
  6. 谁无裘褐思:指谁没有因为寒冷而想要穿上皮衣和粗布衣服的思绪。
  7. 向惟逃夏日:过去只有逃离炎热的夏天。
  8. 今已念朝曦:现在反而怀念晨曦的温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和个人感受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秋天来临的喜悦以及对季节更迭带来的感慨。
    首联“霜雨飞何密,穷秋易作悲”,描述了深秋时节,细雨纷飞的景象,以及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悲伤的情绪。这里的“霜雨”暗示了秋天的气息,而“悲”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颔联“长身竹孤瘦,短发草黄萎”,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竹子高大挺拔,但显得有些孤独和瘦弱;草地上的野草也已经枯萎。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受。
    颈联“渐迩风霜迫,谁无裘褐思”,进一步描绘了风霜渐近的情景,以及人们因寒冷而想要穿上皮衣和粗布衣服的思绪。这里的“风霜迫”强调了秋天的寒冷,而“裘褐思”则表达了人们对于保暖的需求。
    尾联“向惟逃夏日,今已念朝曦”,则是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转变。过去只有逃离炎热的夏日,现在却怀念晨曦的温暖。这里的“朝曦”象征着希望和温暖,而“念朝曦”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