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希为贵,那知夥不奢。
江南故多桂,秋仲举敷花。
往往因人好,萧萧得句佳。
人谁不种菊,千载但陶家。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桂树来抒发自己对菊花的赞赏之情。首联写桂花的珍贵;颔联写江南盛产桂花,秋天正是盛开时节;颈联写桂花因人而异,有的香气扑鼻,有的清香宜人;末联写诗人对菊花的喜爱。
【答案】
译文:
桂花固然是难得的,但也不必过分珍视它。江南地方多出产桂树,每到秋天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常常是因为人们的偏爱喜爱,才使得桂花的芬芳沁人心脾。谁不种菊花?可是千载流传下来,只有陶渊明最擅长种菊。赏析:“丛桂”,指桂花。“漫道希为贵,那知夥不奢”意为:不要说桂花稀罕贵重,它其实一点也不奢华。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认为桂花稀罕、贵重,其实它并不奢华。“丛桂”句中“漫”“那知”是虚词,“贵”“不奢”是实词,“希”指稀少、稀罕,“夥”通“乏”,意思是说:不要说桂花稀罕贵重,它其实一点也不奢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说桂花稀罕、贵重,其实它并不奢华。“江南故多桂,秋仲举敷花”意为:江南地方多产桂花,到了秋季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南地方多产桂花,到了秋季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南地方多产桂花,到了秋季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南地方多产桂花,到了秋季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往往因人好,萧萧得句佳”意:常常是因为人们的偏爱喜爱,才使得桂花的芬芳沁人心脾。
“人谁不种菊,千载但陶家”,意:谁不栽种菊花呢?千年来只有陶渊明最为擅长种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常常是因为人们的偏爱喜爱,才使得桂花的芬芳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