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怜非寄,声名叹不群。
倦游俱楚子,旧识记番君。
去觅江山助,行思风月分。
诗成如枉寄,亦足张吾军。

【注释】

门户怜非寄:指自己不是官宦人家的子弟。

声名叹不群:名声和声望都不在同辈人之中。

倦游俱楚子:指自己像屈原一样厌倦仕途,归隐江南。楚子,指楚国。

去觅江山助:指诗人想通过游历山水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行思风月分:指诗人想通过赏景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风月,指自然的景物。

诗成如枉寄,亦足张吾军:意谓即使诗歌写成了,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足以鼓舞士气。枉寄,指书信。

【赏析】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当时作者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途中经过巴陵时写给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等人的信。全诗先述离京前的心情,接着写旅途所见之景物,后叙离别时情事,最后以抒发胸中不平之气作结。

首联“门户怜非寄,声名叹不群”,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诗人自比为门阀世家,并非出身于官府,因而对朝廷的任用颇有微词,认为自己的声名并不出众,不能跻身于高门大族。

颔联“倦游俱楚子,旧识记番君”,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仕途的厌倦。诗人自称楚子,意即楚地人,暗示了自己并非出身于京城或贵族之家。诗人自称为“蕃君”,表明他与那些出身于皇室家族的人不同,因此无法享受荣华富贵,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

颈联“去觅江山助,行思风月分”,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他想要离开喧嚣的城市,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度过余生。而当他行走在山水之间时,又会想起那些美丽的风月景色,仿佛它们也成为了他在官场上的伙伴和朋友。

尾联“诗成如枉寄,亦足张吾军”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一种自信。虽然诗歌可能只是一纸空文,但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就足以提振士气。诗人相信自己的创作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身份、经历的描写以及他对官场的不满情绪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