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声名旧,文昌荐墨珍。
铨曹略常调,幕府得嘉宾。
使檄辞南楚,安舆发故闽。
春风满行色,有赋不妨新。
【注释】
- 太学声名旧:太学,即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声名,指名声。
- 文昌荐墨珍:文昌,即文部尚书,掌管科举考试的官员;荐,举荐之意;墨珍,指珍贵的东西。
- 铨曹略常调:铨曹,负责吏部工作的部门;略,大概;常调,指通常所任职务。
- 幕府得嘉宾:幕府,将军的营帐;得,得到;嘉宾,尊贵的客人。
- 使檄辞南楚:使檄,派遣使者发布的文书;南楚,南方楚国地区。
- 安舆发故闽:安舆,指安葬死者的车驾;故闽,旧时的福建地名。
- 春风满行色:春风,指春天的风;满,充满;行色,指出行时的神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当时李渤正在京城任官。诗中描述了作者送别朋友湛挺之、赴武陵迎侍侯官,并寄给铅山尉曹马庄父的情况。全诗四句一韵,押平声韵。
首句“太学声名旧”,点明自己过去在太学中的声誉。次句说文部尚书举荐了珍贵的人才。第三句说自己在吏部中被安排为一个平常官职。第四句写自己被任命为侯官县令,即将启程赴任。第五句说派使者将我任命的命令送到南楚。最后两句说自己将要乘着车前往故闽(福州)去迎接湛挺之。
全诗以叙事为主,语言简练质朴而富有情感。诗中没有直接描绘出离别之情,但从对友人的称羡与对新职的期许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