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此林间屋,何年所筑成。
开窗山自入,绕屋水长鸣。
可静看书眼,如参琢句声。
白云原上宅,比并孰堪兄。
注释:
书方伯谟窗间——在方伯谟的窗户边写诗。
问此林间屋,何年所筑成——询问这座位于林间的房屋,是何时建造而成的?
开窗山自入,绕屋水长鸣——打开窗户时,可以看到山上的景色映入眼帘;环绕房屋的是潺潺流动的泉水。
可静看书眼,如参琢句声——在这样的环境里安静地读书,如同听美妙的诗句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白云原上宅,比并孰堪兄——这里的风景如此美丽,与白云原上的住宅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首句“书方伯谟窗间”,点明了诗人创作的位置和对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位朋友的敬重之情。接下来四句,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窗外的美景:
“开开窗山自入,绕屋水长鸣”两句,诗人以“开窗”为引子,将山景引入室内,同时用“绕屋水长鸣”形象地表现了水流潺潺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山水之中,更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可静看书眼,如参琢句声”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环境对于诗人的重要性。在这里,诗人可以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忘却一切烦恼。同时,他仿佛也听到了诗句在耳边回响,这种听觉上的享受更加增强了他对诗歌的喜爱。
最后两句,“白云原上宅,比并孰堪兄”则是对前文的升华,诗人将眼前的美景与白云原上的住宅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此地的赞美之情。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见识,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更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