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知嫌湫隘,何意落崎岖。
问路因居者,褰裳愧仆夫。
恸曾怜阮籍,泣岂效杨朱。
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

【注释与赏析】:

觅应氏庵:指在山中寻找一座小庙,名为应氏庵。应氏,即晋代文学家应璩,字休琏,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有《应氏集》。

祇知嫌湫隘,何意落崎岖:祇是知道这地方太狭小了,怎么会想到这里竟如此崎岖不平呢?祇,只是;湫,水浅而清澈的样子;隘,狭隘。何意,哪里会想到。

问路因居者:因为住在这座山上,所以向当地居民问路。

褰裳愧仆夫:撩起衣服惭愧地低下头来让仆人驾车。褰裳,撩起衣襟。仆夫,指随行的车夫。

恸曾怜阮籍,泣岂效杨朱:痛心于阮籍的悲愤,哭泣又怎么能学得杨朱那种放弃荣华富贵的主张呢!恸,悲伤;怜,同情;泣,流眼泪;效,模仿学习。

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不用去寻求那幽静的地方,何必去走那条捷径呢!幽寻,指幽深之处,这里指隐士隐居之地;宁,岂;寻,寻访、寻求。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作者在友人的劝说下,来到终南山隐居,并作此诗以自警勉。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态度和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又有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