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不佞佛,平日事何如。
临死无贫苦,与常同起居。
巫医空睥睨,孝敬谩勤渠。
性识真明达,油然悟本初。

【注释】

  1.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即《赠别诗》。畏知,名恕。俞氏父讳元,字子仪。母名君玉,有节操。俞氏父子皆以孝友称于时,故苏轼有此作。
  2. 夫人:敬称妇女的尊称。不佞(nìng):自称之词,表示自己不才,不能胜任某事。佛教语,指佛家弟子修行未到,不得成佛果位。
  3. 贫苦:贫穷困苦。油然:形容自然而然的样子。悟:领悟。
  4. 性识:本性、天性。明达:聪明通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她品德的高度评价。
    第一句“夫人不佞佛”是说母亲并不信奉佛教,这与佛教徒不同。这句话既表现了母亲的与众不同,也表明了她与佛教徒的区别。同时,这也暗示了母亲具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二句“平日事何如”则是对母亲日常生活的描述。这句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母亲的品质和行为,但从侧面反映出她平时的行为举止。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母亲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世之道。
    第三句“临死无贫苦,与常同起居”进一步描绘了母亲的生活状态。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母亲临终前的生活状态,还反映了她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使得母亲能够在病重之时仍能保持乐观和坚强的态度,为家庭增添了一丝温馨和安宁。
    第四句“巫医空睥睨,孝敬谩勤渠”则是对母亲行为的讽刺和批评。这句诗表达了对母亲迷信巫医和过度孝顺的行为的不满和指责。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传统礼教的不理解或不接受,也可能是出于对母亲身心健康的关注。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第五句“性识真明达,油然悟本初”则是对母亲品格的肯定和称赞。这句诗表达了对母亲智慧和才能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她在面对困境时能够自我反省并有所领悟。这种能力使她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为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她的善良、勤劳、智慧和坚韧品质。这些品质使母亲成为家庭的楷模和榜样,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