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报舒州逝,深同海内伤。
平泉无草木,北海漫文章。
要作人琴叹,空怀道路长。
临风为之恸,发色变苍苍。

【注释】

挽:送别。舒州:今属安徽。逝:去世。平泉:汉文帝在长安西南的池泽,名平乐宫。无草木:无人烟,荒芜。北海:汉时北海郡,今山东潍坊一带,因汉武帝封赵王彭越于此得名。漫文章:荒废文事。要作人琴叹:想作一首《薤露》曲以悼亡友。“薤露”为挽歌曲。发色变苍苍:指白发丛生。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李舒州临终的慰问与哀悼之作。

第一句,诗人得知好友离世的噩耗后,心情十分悲痛。“忽报”,是说消息来得突然。“逝”,死亡。“逝”字,在这里用得极为贴切。因为死者是“舒州”,即现在的安徽省,所以诗人用“忽报舒州逝”来点明死者的去向,同时暗示了其人其事。“深同海内伤”,这是说诗人听到噩耗后的感受。“海内”,指全国各地、全天下。这里用一个“同”字,说明诗人对友人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而且感到悲痛之极。而“深”字则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友人的无限哀思。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朋友生前的境况,以及自己的感慨和悲哀。“平泉无草木,北海漫文章”,是说朋友生前居住的地方已经荒凉破败,没有人烟,一片寂静。而他的才华却无处施展,如同被遗弃在北海一样。这里的“平泉”、“北海”都是古人用以指代文人雅士居所的词语,因此诗人通过这两个词来表达他对朋友才华未得到施展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诗人想象如果自己能像古人那样,把友人的文章整理成书,让世人得以欣赏的话该有多好。然而,现实却是他只能空怀壮志,感叹道路遥远。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诗人想到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在,他却只能对着清风长叹,表达内心的无尽思念之情。“临风为之恸”,意思是说诗人站在风中,忍不住痛哭流涕。这里的“恸”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朋友的极度悲痛之情。

最后一句,诗人用“发色变苍苍”来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这里“发色变苍苍”并不是真的指头发变白,而是形容诗人看到白发丛生的自己,更加增添了悲伤的情绪。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朋友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朋友生前的描写和对其离去的悲痛,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