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嘉禾郡,曾容谒长公。
已焉地官宅,还获见今翁。
识面虽先后,陈诗匪异同。
如何一再恸,祇向十年中。

【注释】

嘉禾郡:地名。曾仲躬,字仲躬,曾任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谒长公:指拜谒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长孙无忌。

地官宅:唐制,尚书省设六部,每部以长官为“尚书”,侍郎二人为“地官”。

陈诗:献诗。

恸:悲恸。

【赏析】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是诗人于永徽五年(654)冬,在长安病中作悼亡诗。当时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杨炯等七位名臣同在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长孙无忌府第任幕僚,故称“尚书省”。诗中写对曾仲躬的追忆和悼念。

首句点明曾仲躬的身份。曾仲躬,字仲躬,唐代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左仆射,是诗人的同僚好友。“嘉禾郡”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嘉禾郡”是长安的一个县名,“郡人”即长安本地人。“曾容谒长公”是回忆当年曾仲躬到长安来拜见自己的情景。

中间两句说,虽然时间已过很久了,但曾仲躬的住宅依然存在,所以今天能见到他老态龙钟的样子,感到非常高兴。“已焉”意思是已经过去。“地官宅”是曾仲躬的住所。“还获见今翁”意思是终于又见到他了。“还”是再次的意思。“见今翁”是见到现在的公公。“识面虽先后”是说尽管相识的时间有先后之分,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疏远。“陈诗匪异同”意思是献诗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陈诗”就是献上自己的诗歌作品,“异同”就是不同或相同。“匪”通“非”。“陈诗匪异同”意思是献上自己的诗歌时没有什么不同的。“识面”是认识对方的意思。“识面虽先后”是说虽然认识对方的时间有先后之分,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疏远。

最后两句说,我之所以如此悲痛,是因为我与他分别已经有十年了。“一再恸”意思是多次悲痛。“祇向十年中”意思是仅仅过了十年的时间。“祇”通“仅”。

这首诗是追忆与曾仲躬的一次相逢和送别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表达了对朋友生死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