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一闭动经旬,何许书来事得新。
骆驿诏追三县令,峥嵘名耸汉廷臣。
浩然岂忆南山旧,太白宁歌泗水春。
赋就梅花如肯寄,长安不乏少年人。
闻宋伯潜李和卿孟养直有审察之命柴门一闭动经旬,何许书来事得新。
骆驿诏追三县令,峥嵘名耸汉廷臣。
浩然岂忆南山旧,太白宁歌泗水春。
赋就梅花如肯寄,长安不乏少年人。
注释:
- 闻宋伯潜李和卿孟养直有审察之命:听到宋伯潜、李和卿、孟养直有审察之命。
- 柴门一闭动经旬:柴门一关,已经过了十天。
- 何许书来事得新:哪里的书信传来了新的事务。
- 骆驿诏追三县令:急促的命令追召三县的县令。
- 峥嵘名耸汉廷臣:名声高大,震撼了汉朝的朝廷大臣们。
- 浩然岂忆南山旧:豪迈地怀念着南山的旧友。
- 太白宁歌泗水春:李白难道还会吟唱泗水的春天吗?
- 赋就梅花如肯寄,长安不乏少年人:如果赋就的梅花能寄出去的话,长安城不缺乏少年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人通过描述宋伯潜、李和卿、孟养直等人被召回京师担任重要职务的消息,以及他们在任职期间的风采表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其中,“柴门一闭动经旬,何许书来事得新”两句,通过对时间的变化和书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浩然岂忆南山旧,太白宁歌泗水春”两句,则以豪情壮志来形容友人的气度不凡。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即长安城中不乏少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