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节西来岁未更,提封略已遍循行。
洞庭青草绝馀寇,沅水武溪俱力耕。
勿漫绣衣闲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
治平已召吴公去,材秀何人是贾生。
以下是对“送吴提刑赴召三首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拥节西来岁未更:
- 拥节:掌握节权,指执掌地方军政大权。
- 西来:从西边而来,这里指的是从四川或周边地区前来。
- 岁未更:一年还没有结束,意指时间紧迫。
- 译文:手握权力从西边赶来的时间还不算晚,因为还有一整年可以行动。
- 提封略已遍循行:
- 提封:指辖区。
- 略已:已经。
- 循行:巡视,行走。
- 译文:他已经巡查了辖区,并做了一些安排,但可能还不够充分。
- 洞庭青草绝馀寇:
- 洞庭: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境内。
- 青草:泛指草木茂盛的地方。
- 绝馀寇:彻底消灭残余的敌人。
- 译文:洞庭湖周围的草木茂盛地带已经完全清除了敌人的残余势力。
- 沅水武溪俱力耕:
- 沅水:河流名,流经湖南省西部。
- 武溪:河流名,也流经湖南省西部。
- 俱力耕:一起努力耕作。
- 译文:沅水和武溪两岸的人们都在努力劳作,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 勿漫绣衣闲直指:
- 勿漫:不要随意,强调认真负责的态度。
- 绣衣:皇帝的侍卫或近侍。
- 直指:直接指向目标,此处指直接解决问题或困难。
- 译文:请不要随便行动,而是应该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解决问题。
- 正应天下急澄清:
- 正应:正好适合,恰当应对。
- 天下:国家的全体人民。
- 急澄清:迫切需要清明的政治环境。
- 译文:这正好适合国家当前的需求,即迫切需要政治上的清晰和清明。
- 治平已召吴公去:
- 治平:治理和平,这里指政治稳定。
- 吴公:吴地的长官,这里指吴地的官员。
- 去:离开,指被召回京任职。
- 译文:政治已经安定下来,需要有人去处理国事,而吴地的长官即将离开。
- 材秀何人是贾生:
- 材秀:才能出众。
- 贾生: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有才华。
- 译文:那么,谁是拥有如此才能的人呢?他就像贾谊一样,有着出色的才能和才华。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吴地长官的赞赏,认为他有像贾谊一样的才能和才华。
- 评析:此句通过比较,突出了吴地长官的特殊地位和贡献。
- 写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赵蕃担任地方官职期间,对吴地长官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 创作背景:赵蕃曾任吴地长官,对当地情况有深入了解,因此能够准确评价吴地长官的贡献和才华。
这首诗通过对吴地长官的描述和对其贡献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稳定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