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风寒又觉加,不知信复到何花。
晴多且欲雨知节,雨久更思晴亦佳。
寂寂蕙兰菲剩馥,纷纷姚魏扫残葩。
故山政好不归去,笋蕨登盘僧馈茶。

季春时节,我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写下这首诗。早晨起床后,我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不知是信使又来了,送来了哪些信息。晴空万里的日子,却要下一场雨,我知道这是天意的安排。雨过天晴,我更想见到晴朗的天气。在寂静的蕙兰中,只留下菲薄的芬芳,那些繁花已经凋落,只剩下残败的花蕊和花瓣。故乡的山野风光很好,但我不能回去。因为笋蕨是僧人馈赠我的美食,所以我只好吃些竹笋、蕨菜等素食。

注释:

  • 季春:春季的末梢,这里指初夏。
  • 十有三日:十天。
  • 晨起:早上起床。
  • 信复到何花:书信里会告诉我是什么花吗?
  • 晴多:天气晴朗。
  • 欲雨知节:将要下雨了,知道天时的变化。
  • 雨久:雨水下得很久。
  • 亦佳:也很好。
  • 寂寂:寂静无声。
  • 菲:菲薄,香气微弱。
  • 姚魏:即姚魏公,名尧,唐代宰相。
  • 故山:旧日的山野风光。
  • 政:大概的意思。
  • 笋蕨:即嫩笋和嫩蕨,这里用作食物。
    赏析:
    诗人在初夏的一个清晨醒来,感到一阵寒风袭来。他打开窗户,看到外面阳光明媚,但心中却有些迷茫,不知道是谁寄来的信息。这时,他想起了晴好的天气和即将到来的雨水,不禁感叹:“雨久更思晴亦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他看到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蕙兰散发出来的香气还残留在空气中。这些花香虽然很菲薄,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他觉得故乡的风景很好,但他无法回去享受那份宁静。因为笋蕨是他僧人馈赠他的美食,所以只能吃些简单的素食。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