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得新诗字字惊,佛廊骤识病身轻。
李邕昔已求工部,文举今宜荐祢衡。
只道迷邦尚蓝缕,试令吐气即峥嵘。
一官不作来南限,取友得交齐鲁生。

【注释】

  1. 新诗:指欧阳修的《秋声赋》。字字惊,每读一句都觉得惊讶。
  2. 病身轻:身体虽然有病,但精神却很振奋。
  3. 李邕:唐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求工部尚书(即杜甫)作诗。
  4. 文举:指祢衡,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曾为曹操所器重。
  5. 蓝缕:贫苦百姓衣服破旧,用来形容贫困。
  6. 峥嵘:形容人才出众,有出息。
  7. 一官不作来南限:不做官了就不被限制在南方。指不拘于世俗,到处可以安身立命。
  8. 齐鲁生:指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里指贤德之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欧阳伯威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伯威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首句“传得新诗字字惊”,表达了诗人听到欧阳伯威的新诗后,感到惊讶不已的心情。诗人对欧阳伯威的诗歌才华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接下来“佛廊骤识病身轻”,诗人在看到欧阳伯威的精神焕发时,也感到自己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这句中的“佛廊”指的是佛教寺庙,象征着欧阳伯威的精神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三句“李邕昔已求工部,文举今宜荐祢衡”,诗人回忆了历史上两位文人的故事,李邕曾经向工部侍郎(即杜甫)寻求帮助,而祢衡则因才高而被推荐给曹丞相。这两句是对欧阳伯威的赞美之辞,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伯威才华的认可和推崇。
    接下来的两句“只道迷邦尚蓝缕,试令吐气即峥嵘”,诗人以杜甫自况,感叹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坚韧的精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欧阳伯威的期望,希望他能像杜甫一样,在逆境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最后两句“一官不作来南限,取友得交齐鲁生”,诗人以“一官不作来南限”表达了对欧阳伯威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无望的感慨。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而是选择结交贤德之士,如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圣贤之徒。这两句是对欧阳伯威的鼓励和祝福。
    整首诗以真挚的感情,赞美了欧阳伯威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意和友谊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