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俱落信州溪,为客岂知湖外期。
远役不应因米屈,秋风政尔怅鲈时。
故人已寄招魂作,吾子重歌隐士诗。
回首天寒又霜雪,可教猿鹤苦凄悲。

避兵俱落信州溪,为客岂知湖外期。

远役不应因米屈,秋风政尔怅鲈时。

译文:

在躲避战乱的时候,我们都来到了信州的溪边;身为客子,怎会想到会有湖外的期待。

远离战局不会因为缺粮而感到委屈,秋天的风更让人感到惆怅和失落因为这个时候最适合吃鲈鱼了。

故人已经寄来了招魂诗作,我的孩子们又唱起了隐士的诗歌。

回首望去天寒霜雪,可教猿鹤都感到凄冷悲凉。

注释:

避兵:逃避战争。

俱:都。

落信州溪:来到信州的溪边。

湖外期:湖外的期望或期待。

不应:不会。

秋风:这里指深秋时节的风。

怅鲈时:怅惘于此时。

故人:过去的友人。

寄招魂:寄来招魂诗。

吾子:我的儿子们。

重歌:再次歌唱。

隐士诗: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元稹在避乱途中写给朋友的信。元稹和白居易同为唐代著名诗人,两人友情深厚。此诗是元稹给好友白居易的回信。当时元稹在江西一带避难,他写下了这封书信。

元稹在信中写道:“避兵俱落信州溪,为客岂知湖外期。”意思是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被征召入伍的士兵,我们一同来到了信州的溪边。作为一个客居的人,我怎么会知道你们在湖外有期待呢?这里的“避兵”指的是躲避战乱,元稹和许多百姓一起被迫逃离家乡,流散在外。“落信州溪”则是指他们来到了信州境内的溪流中。

“远役不应因米屈,秋风政尔怅鲈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安定,才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粮食问题就抱怨命运不公,更不能因为秋天到了就感到失落和悲伤。这里的“应”是应该的意思,“米”指食物,“屈”是委屈的意思。

“故人已寄招魂作,吾子重歌隐士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老朋友已经寄给我招魂的文章,我的孩子又唱起了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白居易,他在诗中提到了他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他对元稹的思念之情。“吾子”则是作者自己,他的孩子们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他们在唱歌的时候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即回首望去,天空中的霜雪一片洁白,令人感到寒冷而凄凉。这里的“天寒”指的是天气寒冷,“霜雪”指的是雪花。“可教猿鹤苦凄悲”则是说,这些猿鹤也会感到寒冷而悲伤的。这里的“可教”是能够教导的意思,“猿鹤”则是指山林间的动物,它们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感到寒冷和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