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路野梅初折来,班班已有数花开。
细看浑觉风神在,且老空惊鬓发摧。
我所思兮千万里,知其趣尔五三杯。
半年未有音书至,未过衡阳雁已回。
诗句:
江路野梅初折来,班班已有数花开。
细看浑觉风神在,且老空惊鬓发摧。
译文:
江路上野梅花刚刚折断而来,已经可以看到几朵花开放。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梅花依然保持了独特的气质和神韵,令人赞叹不已。岁月虽然无情,但它们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注释:
①江路:指的是通往玉山的道路,也暗示诗人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情景。
②野梅:指路边的野生梅花。初折:刚刚折断。来:到来。班班:形容梅花开得密集有序。
③细看:仔细观察。浑觉:完全觉得。风神:即风骨,比喻梅花的气质。在:存在,存在的样子。
④且老:意味着尽管年岁已高,但仍保有旺盛的生命力。空惊:徒然感到惊讶。鬓发:头发。摧:被风吹落。
赏析:
《初见梅怀玉山友弟》是南宋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描绘野梅的自然美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江路野梅初折来”,诗人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出一幅江路上野梅花刚刚折断而来的画面。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激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梅花依然保持了独特的气质和神韵,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且老空惊鬓发摧”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将自然美、生命感悟和时光流转三者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卷。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