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
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
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
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
【注释】:
林薄:树梢。
篁(huáng):竹林。
暝色:天色将黑时的景象,这里指傍晚时分的景色。
四首:本诗共四首,这是第四首。
其四:是第四首诗的题目。
“不知”句:不知月亮从树林里露出来。
但:只。
见:同“现”。
远烟:远处的雾气。
争:争着。
嘒(xù):《诗经·小雅·小弁》:“嘒彼微阳,月华烂漫。”朱熹集传:“嘒,犹疾也。”这里用《诗经》中描写月色的词。这里说蝉鸣声好像疾速而响。
连溪:溪流相连。
鹭影:鹭鸶在水中的倒影。
旧时:往日。
登临:登高而游览。
疾病缠:疾病缠身。
赖得:幸好。
一晴:一个晴朗的日子。
七字:七个字的诗句。
孤妍:孤傲的美貌。
赏析:
《晚晴四首》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组诗歌。此组作品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通过描绘晚晴时节的景物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时光易逝、年华已逝的感伤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能像杜甫那样“老病有孤舟”的遗憾与无奈。
这首诗的第一句“不知林薄上新月”,意思是不知道月亮是从树林的上面升起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月光洒在树林之上,显得朦胧而美丽。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但见村墟生远烟”,意思是只见远处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晚晴时分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四句则分别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感。第三句“满地蝉声争嘒嘒”,意思是地上到处都有蝉叫声。这里,蝉声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缕乡愁,让他想起了故乡的山山水水。第四句“连溪鹭影落翩翩”,意思是连溪边的鹭鸶影子随风飘荡。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灵动。
最后两句“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意思是曾经没有辜负过登高赏景的好时光,如今却因为疾病而无法尽情享受。这里的“登临”指的是诗人过去常常喜欢去的地方,如山林、湖泽等;“疾病缠”则是指诗人自己身体不好,无法像以前那样畅游自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健康人生的向往。
最后两行“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则是说幸好有一个晴朗的日子可以用来庆祝节日,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仍然可以用七言绝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节物”指的是节日或庆典,表示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晴时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健康人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