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龙门五过秋,袖诗还是觅扁舟。
胡然贫病祇如昔,听尔行藏随所由。
未厌室人能我谪,故防知己作公羞。
孟郊五十酸寒尉,想见溧阳神尚游。
赵蕃的《呈晦庵二首 其二》是一首表现诗人在秋季心境和思考的诗作。下面将依次展示这首诗,包括其译文、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析:
- 不上龙门五过秋: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已经五次错过了秋天,即五次未能登上龙门(古代科举及第后的一种比喻)。这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或挫折感。
- 袖诗还是觅扁舟:这里“袖诗”指携带诗书,“扁舟”则是指小船,诗人可能在寻找一个能够承载自己思想和梦想的地方,可能是隐居或出外游历。
- 胡然贫病只如昔:这里的“胡然”可能表示无奈,“贫病”指的是生活贫困和疾病缠身,但诗人似乎对此并不介意,依然保持着一种平静的态度。
- 听尔行藏随所由:这句表明诗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命运,愿意听从他人的道路和决定。
- 译文对照:
- 不上龙门五过秋:我五次错过登龙门的机会。
- 袖诗还是觅扁舟:我仍然带着诗书去寻找小舟。
- 胡然贫病只如昔:虽然我贫穷且生病,但我依旧像以前一样。
- 听尔行藏随所由:请你听从你自己的选择和安排。
- 关键词注释:
- “不登龙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门”象征着成功和荣耀,不登龙门则意味着失败或未能达到预期。
- “袖诗”:携带诗书,象征着文学素养和知识追求。
- “贫病”:形容生活困难,疾病缠身。
- “听尔行藏”: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
- 赏析:
- 此诗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的心态。他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放弃追求,而是选择了一种平和接受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修养,也展现了他的豁达与坚韧。
- 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最终会带来改变。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自由,不要强加自己的观念于人。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的心情和想法,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貌,以及他所倡导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