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舒言笑非关酒,慰藉辛勤一以诗。
往日追从虽旧矣,祇今夷险更同之。
真仙岩壑君行访,快阁江山我亦披。
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注释】

发舒:抒发。非关酒:与饮酒无关,即与饮酒无关系。慰藉:安慰、宽慰。辛勤:辛苦劳累。追从:追随、跟随。夷险:指平坦和危险。真仙岩壑君行访:真正的仙人隐居在深山岩壑中。快阁江山我亦披:快阁的景色也让我欣赏。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只怕衡阳没有寄信来的过雁,书信不来,就让人想念。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诗人被贬为邵州刺史时。当时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曾向皇帝上疏,力主严究李吉甫的罪责。作者对此表示了不满,写下此诗,以抒发感慨。

首联“发舒言笑非关酒,慰藉辛勤一以诗”,写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官场上受尽磨难,所以对官场生活已感到厌倦;同时诗人也因仕途不顺,遭受贬谪的打击而感到伤心,于是便寄情山水,追求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非关酒”三字是此意的关键,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颔联“往日追从虽旧矣,祇今夷险更同之”,是说自己过去追随李吉甫,虽然已是过去的事,但如今自己的处境与他一样,都遭受贬谪的厄运。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诗人愤愤不平之情的发泄。

颈联“真仙岩壑君行访,快阁江山我亦披”,是说真仙隐逸之地,诗人去拜访一下也无妨,至于那快阁上的风光,诗人也愿意欣赏一下。“君”是指李吉甫,这里诗人用“君行访”代替“君所行”,表明自己对于李吉甫的态度。“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溪”,是说诗人沿着山径攀登,一边欣赏着沿途的自然美景,一边欣赏着李吉甫的诗篇。

尾联“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是诗人对李吉甫的劝慰。“过雁”是指代书信的使者,“书筒”是指书信,“人思”即思念之意。诗人希望李吉甫不要过于悲伤,因为即使没有过雁来传达书信,也不必太过忧虑,因为诗人会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此诗通过对比诗人和李吉甫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李吉甫遭遇不幸的同情和对李吉甫的劝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