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往往咎文穷,历数前贤半此风。
春去林园乃啼鴂,秋来墙壁自鸣虫。
世悲工瑟如齐客,我叹好龙多叶公。
苦节期君类松柏,根能如石干如铜。
德章法曹再用铜字韵作诗为报复用韵奉答
人穷往往咎文穷,历数前贤半此风。
春去林园乃啼鴂,秋来墙壁自鸣虫。
世悲工瑟如齐客,我叹好龙多叶公。
苦节期君类松柏,根能如石干如铜。
注释:
- 德章法曹:指诗人的朋友,名字是德章。
- 铜字韵:指诗歌的韵律,用铜字作为韵脚。
- 文穷:指文章写得不好,陷入困境。
- 历数前贤:指列举历史上的贤人。
- 春去林园乃啼鴂(jué):春天过去,树林里的鸟儿开始发出哀鸣,称为“啼鴂”。
- 秋来墙壁自鸣虫:秋天到来,墙壁上的虫儿也开始鸣叫。
- 世悲工瑟如齐客(qī kè):世界都感叹那些善于弹奏乐器的人像齐国的客人一样。
- 好龙多叶公:喜欢龙的人很多,就像叶公喜欢龙一样。
- 苦节期君类松柏:苦苦保持节操的人,应该像松树、柏树一样坚定不移。
- 根能如石干如铜:根可以像石头一样坚固,枝干可以像铜一样坚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德章法曹的回应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
诗人以“人穷往往咎文穷”开篇,指出了文人在贫困中往往被指责文才不足,这是历代常见的现象。接着,诗人以历史人物为例子,强调了历数前贤中有很多人都是文才出众的人物。
诗人转向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春天过去,树林里的鸟儿开始发出哀鸣,秋天到来,墙壁上的虫儿也开始鸣叫。这种变化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无常。
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绝望,反而从自然界的变迁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坚韧和希望。他用“世悲工瑟如齐客,我叹好龙多叶公”来形容自己与世人的不同。他认为自己虽然也追求名利,但并不像世人那样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他也感叹那些喜欢龙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像叶公一样珍视龙的人并不多。
诗人以“苦节期君类松柏,根能如石干如铜”结束了全诗,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柏一样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同时也希望他的根能够像石一样坚不可摧,枝干能够像铜一样坚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能够像铜一样坚硬,不被外界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