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思载酒问扬雄,不但尊空囊亦空。
枉道荷花有新发,又闻能白胜能红。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先要了解这首诗的大意。此诗前两句是说杨知录送千叶白莲给友人,自己却空手而归;后两句是说他枉道荷花有新发(新花),又听说荷花能变白胜于红。据此分析。“几思载酒问扬雄”,意思是说:我几次想要带上美酒去访问扬雄。“不但尊空囊亦空”,“尊”指酒杯,“空囊”指行囊、包裹。这句的意思是说:不仅行囊空空如也,就连酒杯也空空如也。这两句是说:杨知录送千叶白莲给友人,自己却空手而归。“枉道荷花有新发”,意思是说:白白地走一趟,还看到新开的荷花。“又闻能白胜于红”,意思是说:又听说那荷花能从白色变为红色呢。

“杨子江头杨柳春”,这是全诗的第一句,写杨知录在江头看到春天到来的景象。“杨柳”即柳树,因为“杨”与“柳”音相近,所以诗人用“杨”代“柳”。杨知录在江南为官时,经常到杨子江边来欣赏美丽的春景,但如今已远离家乡,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地观赏了。

第二句是“几忘机心向白云”,意思是说:我已经把世俗之心忘记了,就像那白云一样。“机心”指私心。这句是说:我已经忘却了世间的杂事和纷争。这里用了“白云”作比喻,写出杨知录的超然物外的情怀。

第三四句是说:虽然如此,我还是无法释怀,只好托雁儿捎信回家告诉家人。“雁飞”是指书信。“家书抵万金”。“故园”是故乡,“故园无五谷”,意思是说:我的故乡没有粮食可种。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故乡的荒芜,反衬出杨知录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园无五谷,他乡有余粮”,意思是说:我的故乡没有粮食可种,可是在远方他乡却有余粮。这两句是说:我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现在回到故乡,却没有粮食可种,只有余粮。这两句表达了杨知录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意思是说:即使只有一尺布,也还可以缝补起来;即使只有一斗米,也还可以舂成米粒。这句是说:即使生活再困难些也没关系,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值得去争取。这两句表达了杨知录的乐观主义精神。“朝饥求之,暮寒给之”的意思是说:早上饥饿时就去寻找食物,晚上寒冷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衣服。这两句表达了杨知录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同情。

“百钱得一斗,犹己多也”,意思是说:用百钱可以买一百斗米,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还要多。这两句表达了杨知录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同情。

【答案】

杨知录送千叶白莲

几思载酒问扬雄,不但尊空囊亦空。

枉道荷花有新发,又闻能白胜能红。

译文

我几次想要带上美酒去访问扬雄。

我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现在回到故乡,却没有粮食可种,只有余粮。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朝饥求之,暮寒给之。

百钱得一斗,犹己多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贬谪黔州期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几思载酒问扬雄,不但尊空囊亦空”,意思是:我想带着美酒去拜访扬雄先生。但是回到家里,发现我的空酒瓶和空包袱都没有东西可以拿给扬雄先生看。这里通过一个“想”字,表现了作者的渴望和向往之情。颔联“枉道荷花有新发,又闻能白胜能红”,意思是:我又听说荷花可以改变颜色。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故乡的荒芜,反衬出杨知录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意思是说:即使只有一尺布,也还可以缝补起来;即使只有一斗米,也还可以舂成米粒。这两句表达了杨知录的乐观主义精神。尾联“百钱得一斗,犹自多也”,意思是说:用百钱可以买一百斗米,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还要多。这两句表达了杨知录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同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以及他对贫苦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