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安能再与俱,话言宁觉死生殊。
帜书更识埋轮志,生有不忘如是夫。
【解析】
“七月十有五夜”,即七月初五的夜晚,“一再梦”是说多次地梦见他。“故舒州使君侍御公”,指舒州刺史王侍御。“宛如平生”,仿佛还是平生时。“且于其案间得若纸若缯者一沓”,是在王侍御的案头上发现了像纸、像缯一类的东西一大沓,“皆公所书或印者翻之有如帜者三”,都是王侍御所写或者印制的文书,翻过来一看有三个像旗帜一样的东西,分别是“苛政”“赃吏”“忘其一焉”。“问傍立者以何所用云”,询问旁边站着的人,问他这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始朝议欲遣公为某使,故建此”,开始朝廷打算派他去做某项差事,所以才建了这个。“觉而赋诗四绝”,醒来后作诗一首,共四首。“二”指这首诗。
【答案】
(一)译文:一次梦中再与老友相见,交谈的话语难道还感觉死生殊异吗?
(二)译文:在王侍御的书案上发现了像纸、像缯一类的东西,一大沓。这都是王侍御所书写或者印制的文书,翻过来一看,有三个像旗帜一样的东西:一是“苛政”,二是“赃吏”,三是“忘其一焉”。询问旁边站着的人,问他这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原来是开始朝廷打算派他去做某项任务,所以才建了这个。醒来后作诗一首。
(三)赏析:这是一首题记诗,记叙作者梦到老朋友王侍御的事情。王侍御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淮南节度使、御史大夫等职,因受牵连而被贬到舒州(今安徽安庆)。诗人在元和十二年(817)八月十五日梦见了王侍御,于是写下这组诗来表达怀念之情。前两首诗回忆两人昔日相交的往事以及梦中相见的情景。最后一首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并表示自己虽然身居京城,但始终不忘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