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但觉生米矶,新游更见黄连石。
石边矶上有轩窗,万里一时来咫尺。

【注释】

生米矶之至德观余旧游也尝有题钓矶胡柏七言二绝句庚子夏五月八日再来道士复向余乞赋仙洲平远濯风涌月四题因各与一首 其二

旧闻但觉生米矶,新游更见黄连石。

石边矶上有轩窗,万里一时来咫尺。

【赏析】

“生米矶之至德观余旧游也”是第一句。诗人说:我在生米矶的至德观曾经游览过。至德观位于今江西南昌,为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所建,初名天庆观、开元观,后改至德观。元代时又改名灵济宫,明洪武年间又重修,改为万寿宫,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称万寿宫,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改名天宁万寿宫。至德观在庐山西北麓,风景秀丽,为江南名胜。

“曾”字在这里表示“曾经”。

“尝有题钓矶胡柏七言二绝句”(“钓矶”指庐山西林寺附近的一处地名,“胡柏”指庐山上的古柏树)。诗人说自己曾经在生米矶这个地方写过两首关于钓鱼的诗,即《七言十二绝句》。

“庚子夏五月八日再来道士复向余乞赋仙洲平远濯风涌月四题因各与一首 其二”。诗人说自己再次到庐山来了。“庚子”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夏”是夏季,这里泛指一年四季中的夏天。“五月八日”是指诗人到庐山来的日期。“道士”指庐山上的道士。“乞赋”意思是请求写诗。这里的“赋”是动词,意为“请求”。 “仙洲”指的是庐山,因为庐山上有许多仙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平远”意思是平坦遥远。“濯风”意思是吹拂风霜。“涌月”意思是月光照耀。“四题”是四首诗句的题目。“因”是连词,意为“于是”“所以”。 “各与一首”,分别作一首诗送给道士。“其一”指第一首诗,“其二”指第二首诗。

下面就是这首诗的第一句:“旧闻但觉生米矶,新游更见黄连石”。“旧闻但觉生米矶”的意思是:我从前听说过生米矶这个地方。“新游更见黄连石”的意思是:今天我又看到了黄连石这个美景。“但觉”是副词,意为“仅仅知道”、“仅仅感到”。“觉”读jiào,意为“知道”、“了解”,“感”读kàng,意为“感到”。 “黄连石”是庐山的一块奇石,相传是晋朝陶渊明隐居于此时看到黄龙盘踞在此而命名。

“石边矶上有轩窗,万里一时来咫尺。”这一句的意思是:在黄连石旁的矶石上有窗户,虽然相隔万里却感觉像是近在眼前。这里的“石边矶”是地名,指黄龙矶。 “轩窗”是窗户的意思。“咫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尺约等于今天的1/3米,因此一寸(半尺)相当于现在的20多厘米。“万里一时来咫尺。”意思是尽管距离千里之遥却好像一下子到了眼前一样。这里的“一时”是时间上短暂的意思,不是形容距离的短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