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游故喜秋无暑,今至还欣夏有凉。
褦襶不能来热客,泠然听我梦还乡。
【注释】
生米矶: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至德观:旧时庐山上的道观。余:我,诗人自称。题钓矶胡柏:写在庐山上钓矶的胡柏上。七言二绝句: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钓矶胡柏七言》。庚子: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夏五月八日:唐文宗开成四年的五月初八。再来:再次来到。道士:作者的朋友。复向余乞赋仙洲平远濯风涌月四题因各与一首:又请求作者为仙洲、平远、濯风、涌月四处景点分别赋诗。其三:第三首,即第三题。往游故喜秋无暑,今至还欣夏有凉:回想过去在庐山上游玩的时候,因为秋天没有暑气而高兴;现在来到这里,又喜欢夏天凉爽宜人。褦襶(léi):形容衣服宽大的样子。听:聆听。泠然:清凉的样子。梦还乡:梦中回到故乡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五月八日游览庐山时所作。
首联“往游故喜秋无暑,今至还欣夏有凉”,诗人回想自己过去在庐山上游玩的时候,因为秋天没有暑气而高兴;现在来到这里,又喜欢夏天凉爽宜人。两句对仗工整,一前一后,既写出了庐山四季分明的特点,也抒发了自己对庐山的喜爱之情。
颔联“褦襶不能来热客,泠然听我梦还乡”,描绘了庐山上美丽的景色和凉爽宜人的气候给游客带来的舒适感觉。诗人通过描写庐山上的胡柏等景物,以及自己听到的清风明月之声,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热爱之情。颈联“冷然听我梦还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庐山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自己回到了故乡,听到了家乡的声音,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这使他感到非常亲切和温馨。尾联“归去来兮,吾将何之?”(《归去来辞》),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庐山景色和表达自己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抒情诗。它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和对家乡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