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啄能来两玉人,饭蔬糜粟共吾贫。
更欣两子知人意,为作萧萧破暑新。
【注释】
彦博:周伯休(周昙),字彦博,唐人,官左补阙。剥啄:叩门声。玉人:美人。饭蔬糜粥:吃粗劣的饭食。两子:指周伯休的两个儿子。知:了解。萧萧:风吹树叶的声音,这里比喻清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家小坐时所作。诗中写诗人与友人周伯休、其子周昙共进晚餐的情景。
首句“剥啄能来两玉人”,点明时间是在傍晚,诗人正在屋中休息,突然听到敲门声,便起身去开门,原来是周伯休来访。这里的“两玉人”即指两位美女,这是诗人用了一个双关语,既表明了主人的身份,又暗示了客人的到来。次句“饭蔬糜粟共吾贫”,说明他们三人在一起吃饭,菜肴简单清淡,只有蔬菜和小米粥,反映出他们生活的贫困。第三句“更欣两子知人意,为作萧萧破暑新”,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人不仅自己生活清苦,而且连带地关心朋友的困难,愿意为他们分担忧愁,这种豁达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令人钦佩。最后一句“为作萧萧破暑新”则巧妙地运用典故,暗指周伯休的儿子们懂得体恤他人,为诗人带来了一丝清凉的微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