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东郊祇树园,无人肯顾席为门。
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闲每见存。
【注释】祇(zhī)树园:地名,在今江苏苏州东北。
【赏析】这首诗作于大历五年(770),诗人自洛阳往江陵(今湖北荆沙)途中,经苏州时所作。诗中以主人翁的口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主人翁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我住东郊祇树园”,首句即点明自己的身份、住所。祇树园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建。刘禹锡曾自题其宅曰:“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西天今过无。”可见此园环境幽雅。而诗中却以“东郊”二字概括其景,意在表明居处虽远离闹市而僻静,但并非孤寂冷清之地。次句写自己的处境,说自己居住的园林,没有人来拜访。这既与首句相呼应,又进一步说明自己虽住得僻静,但仍有人来访。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上句承前一句说,说我之所以不被人理睬,并不是因为有什么过失,而是因为我的为人不同于一般俗人。下句则是进一步发挥,说我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的朋友多有高才,他们虽然很忙,但却总是抽空来看望我,对我关怀备至。“多君”二字,不仅指徐大雅,还泛指徐的朋友。“用意非流俗”,意为你的想法与众不同,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忙里偷闲”四字,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真诚和热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见存”二字,则表明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隽永,情感真挚深沉,读来让人感到亲切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