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过语漫匆匆,今喜追随数日同。
诗里固知俱有味,酒边宁复重言功。

【注释】

前年:《宋史·苏轼传》载:苏轼贬黄州时,曾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到江州与弟弟苏辙相聚。“过语漫匆匆”就是此意。

今喜追随数日同:今年得以和弟弟团聚,一起欢聚几日。

诗里固知:在诗歌中自然知道,即指诗中有兄弟之情。

固知:本来知道,这里是指苏轼对弟的深情。

俱有味:都感到有趣、有意思。

酒边宁复重言功:喝酒的时候,哪里还会谈起立功的事情呢?

【赏析】

苏轼《东坡志林·送子由使契丹》:“余昔与子由别于颍州,是日也,相与饮,且行,而天明。予为诗曰:‘相逢情已醉,相对语还稀。何日更携手,高堂看白发。’子由读之泣下,云:‘君已办去矣!’余亦为之涕下流连。自后遂各天一涯,今岁子由来视余,乃以书来索余所作诗及所寄书,皆略无一言及往事者。”可见兄弟二人感情之深厚。本诗即是作者在离别之时写给弟弟的一首诗,既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又表现了苏轼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

首句“前年过语漫匆匆”,写去年的离别。前年苏轼因作诗文讥讽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与弟弟苏辙分别,苏轼说:“吾昔从宦京师,尝献文章数十轴,执政诸公见而悦之,谓某必显用矣。”“吾前年过宿州界,舍于李生家,李生之子方六岁,吾教以声诗甚严,至小学毕,能诵《诗》《礼》,其为人孝友温良,与人不倦。”可见两人关系密切,这次分别,苏轼心中十分不舍,“前年过语漫匆匆”,就是这种心情的具体反映。

第二句“今喜追随数日同”,写今年的重逢。一年过去了,苏轼和弟弟再次重逢,两人欣喜若狂,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在一起饮酒赋诗,尽情地享受着兄弟间难得的亲情与友情。

第三句“诗里固知俱有味,酒边宁复重言功”,抒发诗人的情感。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补阙英少卿闻集中拙句偶同人酒边戏笑尔来四绝句走笔追和仍寄少卿一首》诗中说:我与朋友饮酒,往往谈古论今、评诗论文,有时也会互相指责。“诗有误国常思不能用”,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诫;“诗成吟咏多过失”,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而今天与弟弟相聚,饮酒赋诗,谈论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再谈什么功业呢?

这首诗是苏轼在告别弟弟时所写的,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感情。苏轼和弟弟的感情非常亲密,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也是溢于言表。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