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月甚佳,夜半风忽起。
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
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
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
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
被褐复扶筇,从君觅诗去。

【注释】:

①寒夜晓起呈斯远:在寒冷的夜晚醒来后向远方的人展示自己。

②黄昏月甚佳,夜半风忽起:傍晚的月亮很好,半夜的时候忽然刮起了大风。

③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简直就像天空又变了一次,而且感到比江水还要冷。

④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被单破了不能取暖,弯曲的身体也不用再考虑了。

⑤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tuán):明亮的窗户很快就知道了,霜中明天就会像太阳一样温暖了。

⑥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梅花开在哪里?谁能照顾它呢?

⑦被褐复扶筇(qiong):穿着粗布的衣服又扶着手杖。

⑧从君觅诗去:跟着你一起去写诗吧。

【赏析】:

“寒夜晓起呈斯远”,点出诗人在深冬之夜起床的情景,为全诗定下基调。“黄昏”两句,写诗人因天气转寒而早起,发现天气骤变,风声大作,几乎怀疑是天空又要变样了。这里诗人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把天气之变化写得十分惊心动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破衾不能温”一句,诗人已经无法用被子裹紧身体取暖了,只能弯着身子忍受寒气,可见寒夜之深。“曲身岂复论”更是将寒夜之苦推向极致,诗人已没有心思再去顾及其他。这几句,诗人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将寒夜之深、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窗明亟问似”,诗人突然想到天亮了,于是赶快打开窗户探视外面的天色。“霜里明朝暾(tūn)”,诗人发现窗外的阳光正在慢慢地露出来。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使全诗充满了生机,而且也使全诗洋溢着乐观的情绪。

“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诗人看到梅花还在开放着,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索莫谁能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被褐复扶筇,从君觅诗去”,诗人说,我穿上粗布衣服,拄着手杖,跟随你一起去写诗吧。这既是对前面诗句的回应,也是全诗的高潮,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小诗,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严寒中仍然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诗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