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者世公器,丈也宁取虚。
我闻曾严黎,盖自入学初。
每翻东莱集,出门思税车。
一见良不易,寒暑三十馀。
前年太和官,遣书叩曾庐。
得报副以诗,妙处真起予。
更有严黎在,因曾庶几欤。
骤闻鄂渚殁,经年为欷歔。
严黎固老矣,我亦雪满梳。
奈何苦偪仄,决焉不踌躇。
严师虽龙钟,眸子炯炯如。
纵云昏忘集,解记韩吕徐。
黎君更强健,白发尽扫除。
岂非仙人家,服食信有诸。
我诗燕石尔,报以琼与琚。
便当与曾作,编联世行于。
季萧陵阳孙,与严并门居。
弃捐举子业,尽读先世书。
时从二老游,不曳王门裾。
我言无可采,殷勤乃来渠。
二老已知名,保此良不疏。
惟我与尔者,勉哉凉入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严子陵(又名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和韩季萧(韩愈的侄子)的一封信。下面是逐句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段: 名者世公器,丈也宁取虚
- 解释:名字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个工具,真正的价值在于品德。即使名声再大,如果品行不端,也是空虚的。
- 注释:这里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比名声更重要。
- 赏析: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第二段: 我闻曾严黎,盖自入学初
- 解释:我听说你曾严光,这大概是你刚入校时的事情。
- 注释:曾严黎可能是你的旧名或者是你的名字。
- 赏析:通过回忆,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三段: 每翻东莱集,出门思税车
- 解释:每当翻看《东莱集》,我就忍不住想要驾车出游。
- 注释:《东莱集》是一本关于道家思想的文集。
- 赏析:反映了你对道家思想的兴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四段: 一见良不易,寒暑三十馀
- 解释:第一次见到你,感觉非常难得,已经过去了三十多个寒暑。
- 注释:寒暑指的是时间的长短变化,这里用来比喻时光飞逝。
- 赏析: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五段: 前年太和官,遣书叩曾庐
- 解释:前一年我在太和县做官,写信去拜访你的家。
- 注释:太和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 赏析:描述了与友人相识的背景。
第六段: 得报副以诗,妙处真起予
- 解释:得到你的回信后,我用诗歌回应,感到非常高兴。
- 注释:副是指回信的意思。这里的“妙处”可能指的是回信的内容或用词。
- 赏析:表达了收到回信后的惊喜和愉悦。
第七段: 更有严黎在,因曾庶几欤
- 解释:还有严子陵先生在这里,我不禁想象他曾经也是个了不起的人。
- 注释:因为有了严子陵的存在,使得这个场景更加生动。
- 赏析:通过对比,强化了严子陵的重要性。
第八段: 骤闻鄂渚殁,经年为欷歔
- 解释:突然听说你在鄂州去世了,经过一整年仍然难以抑制悲伤。
- 注释:鄂渚可能是严子陵去世的地方。
- 赏析: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深深悲痛。
第九段: 严师虽龙钟,眸子炯炯如
- 解释:虽然你已经年老体衰,但你还是那么有精神,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 注释:龙钟形容人的衰老,眸子指眼睛。炯炯如表示眼睛明亮有神。
- 赏析:描绘了严子陵虽然年老但仍有旺盛生命力的形象。
第十段: 纵云昏忘集,解记韩吕徐
- 解释:即使你已经忘记收集书籍,我也能理解。我还记得韩愈和苏轼等人的作品。
- 注释:韩愈、苏轼都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 赏析: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熟悉和尊重。
第十一段: 黎君更强健,白发尽扫除
- 解释:现在看到你这么健康,真是令人欣慰,你的白发都已被清除干净了。
- 注释:白发通常代表老年或疾病。
- 赏析:赞扬了严子陵身体健康,长寿的象征。
第十二段: 岂非仙人家,服食信有诸
- 解释:难道你不是仙人吗?我相信你确实会服用仙药来延年益寿。
- 注释:服食指的是服用药物或食物。
- 赏析:表达了对严子陵健康长寿的羡慕和好奇。
第十三段: 我诗燕石尔,报以琼与琚
- 解释:我写这首诗给你,作为回礼,希望你也能给我一些珍珠和玉石。
- 注释:燕石是一种珍贵的石头,而琼和琚都是美玉的名称。
- 赏析: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礼物的期望。
第十四段: 便当与曾作,编联世行于
- 解释:我打算将这首诗和你一起编入我的诗集,让它流传于世。
- 注释:行于表示流传于世。
- 赏析:表达了对诗歌传承和分享的愿望。
最后一节: 季萧陵阳孙,与严并门居
- 解释:季萧是你的名字,陵阳是你的故乡,我们都住在同一座城市。
- 注释:陵阳是地名,可能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附近。
- 赏析:描述了两人的地理位置和生活背景。
结语: 我言无可采,殷勤乃来渠
- 解释:我说没有什么可以取悦你的,但你依然热情地来找我。
- 注释:采指的是取悦的意思。
- 赏析:表达了对友人热情好客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