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侯赋郊居,欧公赋鸣蝉。
谁谓远莫继,有孙笔翩翩。
我独歌肮脏,世憎还自怜。
秋风鸣不已,如欲相和然。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连日雨后顿生秋天感觉,怀感之余得诗七首,寄给教授知县的一首。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借物抒情,通过秋雨、秋风等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馀”:这一句是说连日下雨,忽然感到秋天的气息,于是产生了一些感慨。
“沈侯赋郊居”:沈侯是古代的一个姓氏,这里代指沈约,南朝著名的文人。他写过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如《野望》中写道:“东园之树何年发?北里之禽昨夜飞。”这首诗写的就是自己隐居郊外的生活,而“郊居”也正好符合题目要求。
“欧公赋鸣蝉”:欧公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的字,他曾写了很多描写秋天的诗篇,如《秋声赋》中写道:“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总被晨风惊起。”这里的“鸣蝉”就是描写秋天的声音,与前面的“郊居”相呼应。
“谁谓远莫继,有孙笔翩翩”:这两句是说自己并不认为远离尘世的人能继承前人的遗业,反而觉得有后代子孙继承了自己的衣钵。这是在表达对后辈的期望和鼓励。
“我独歌肮脏,世憎还自怜”:这句是说自己独自吟唱着不为人知的诗歌,世人都不喜欢,但自己却因此感到自怜。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清高孤傲,又透露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秋风鸣不已,如欲相和然”:这句是说秋风不停地吹动着树叶,似乎在和着诗歌的节奏。这是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沈侯赋郊居:沈约(133~152)。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南朝陈亡后入任安州司马,后为尚书度支郎,迁中书舍人,太子中舍人。曾参与编纂《宋书》,《南史》。有集十卷。今存诗三百余首。
欧公赋鸣蝉: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进士。累迁礼部郎中,直学士院。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古文,通六艺之学,作史有《新五代史》、《新唐书》等著作流传后世。工诗,尤擅散文,风格与苏轼齐名,世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译文】
连续几天下雨,忽然感到秋天的气息,怀着感慨之余写了七首诗寄给教授知县。其中第七首是这样写的:
沈约赋郊居,欧阳修赋鸣蝉.
谁说远离尘世的人不能继承前人的遗业,其实有后人继承了他的衣钵.
我独自吟唱着不为人知的诗歌,世人皆不喜欢,但我也为此感到自怜.
秋风不停地吹动着树叶,似乎在和着诗歌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