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无苦寒,宽我欠裘褐。
裘褐苟不备,道有犹絺葛。
童奴忽告言,薪尽米复竭。
市籴不可赊,囊钱顾安得。
诗成讵堪煮,梅望当止渴。
一笑谢儿曹,尔饥由我拙。

【注释】

穷冬:冬天。无苦寒:没有严寒。宽我欠裘褐:让我宽衣,不必再穿那破旧的皮衣服了。

道有犹絺葛:路上还有人还穿着粗葛布衣。

童奴忽告言:仆人忽然来告诉我。薪尽:柴火用完。米复竭:米也吃完了。赊:赊买、赊账。囊钱顾安得:口袋里的钱哪能够用呢?

诗成讵堪煮:写成的诗怎能用来煮东西吃呢?梅望当止渴:像梅花那样清高的品质才能解渴。谢儿曹:感谢孩子们。尔饥由我拙:你们的饥饿是因为我太笨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

【赏析】

《十四日二首》是元好问在金朝灭亡后,从家乡中都(今北京)移居太原时写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四首,这里选其二。此诗描写作者自己生活上的困窘和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同情。

首联“穷冬无苦寒,宽我欠裘褐”,点出“穷冬”,说明是在冬季,而此时又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无苦寒”表明作者并不感到寒冷,因为作者所穿的皮衣已经破旧,足以御寒。“宽我欠裘褐”表明作者现在可以宽衣无忧了,因为他之前一直穿着破烂的皮衣,现在终于能够宽衣了。

颔联“裘褐苟不备,道有犹絺葛”,“裘褐”指的是旧皮衣,“絺葛”指的是粗葛布衣。这里作者说,虽然旧皮衣已经破旧不堪,但至少还能御寒;然而,如果路上有人还穿着粗葛布衣,那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

颈联“童奴忽告言,薪尽米复竭”,“童奴”指的是家里的仆人,“薪尽”意味着柴火已经用光,“米复竭”意味着米也已经吃完了。作者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家的生活困境,连柴火和米都已经用完了,家里的生活变得非常艰苦。

尾联“市籴不可赊,囊钱顾安得”,“市籴”指的是购买食物,“赊”指的是赊账购买。作者说,现在市场上的食物价格很高,而且不能赊账购买,口袋里的钱哪里够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和焦虑。

尾联“诗成讵堪煮,梅望当止渴”,“诗成”指的是写诗,“煮”指的是烹饪食物。作者说,虽然我已经完成了一首诗,但是这首诗却难以用来煮东西吃了。这里暗示了自己的创作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作者通过“梅望当止渴”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就像口渴的人只能喝一口水来解渴一样,他只能通过写诗来暂时缓解自己的困境。

尾联“一笑谢儿曹,尔饥由我拙”,“儿曹”指的是孩子们,“尔饥由我拙”意味着你们饥饿是因为我太笨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贫困的无奈和自责。同时,他也向孩子们表示歉意,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食物。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贫困的无奈和自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贫困百姓的关心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