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拙生事,数月且食粥。
蠋也巧于贫,晚食以当肉。
士穷见节义,不以富贵卜。
用志苟如此,宁有忧不足。
我生本寒士,犁锄起穷谷。
顾惟疏野姿,动辄当忤俗。
得禄本甚微,夺去盖聊复。
虽云出无车,定免赤其族。
在我无所念,于君果何辱。
而君终日间,惘惘形面目。
幼稚悉遣归,不虑瓶无粟。
大儿颇类吾,藜羹甘半菽。
庭前既除草,窗外亦栽菊。
属君早来过,束书期共读。

【注释】平原:指汉文帝刘恒,字仲民。拙生:贫苦之生。数月:数月之前。食粥:吃稀饭。蠋(zhú):即“孤”,古代比喻隐者的草鞋,此处用来形容隐居的志向。晚食以当肉:晚些时候吃上一顿肉也足够了。士穷见节义:有志气的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节操和道义。不以富贵卜:不去计较富贵。用志:立志。苟:即使。宁:哪,表反问。我生:我出身寒微。犁锄:农具。起:建立。穷谷:穷乡僻壤。顾惟:只。疏野:闲散、不合群。姿:态度。顾惟:只。得禄:得到俸禄。本甚微:本来很低。夺:夺取。盖:大概。聊复:聊以自慰。言禄薄如被盖,聊可自娱而已。虽云:虽然。出无车:外出没有车。定免:一定可以免除。赤族:灭族。无所念:没有什么牵挂。君:对他人的敬称。果何辱:真是什么耻辱呢?间:问候。惘惘形面目:形容忧心忡忡的样子,惘惘然,失意的样子;形,显现;面目,表情。稚子:幼儿。悉遣归:全打发回去。虑:担心。瓶无粟:家中没有粮食。大儿:长子。藜羹:粗劣的饭菜,藜为豆属植物。类:相似,这里指像。藜羹甘半菽:藜羹味道虽不好,但豆汤里有豆粒,比粥更有营养价值。藜羹:用藜草煮的汤。藜:藜草。庭前:院子里。除草:除除杂草。窗外:屋外。栽菊:栽培菊花。属君:请君。早来过:早点来。束书:整理书籍。期共读:约定一起读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贫困交迫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对贫穷不屈不挠的精神及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译文】

平原上,拙生生活艰辛,数月前还在吃粥。

孤独者,聪明在于贫穷,晚年吃顿肉也足够了。

有志之士,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节操和道义,不会去计较富贵。

立志要如斯,哪里会有忧愁和不足。

我一生都是贫寒之士,种田锄地,在穷乡僻壤里建立了家业。

只是性格孤傲不合群,一举一动都惹人讨厌。

得到一点俸禄很微薄,它让我感到满足,足以安慰自己。

虽说外出没有车马,但我一定不会因此丧命。

在我身后没有牵挂,你有什么可羞辱我的?

但你整天来打扰我,令我忧心忡忡,面容憔悴。

孩子都打发回去了,不用担心家里没有粮食。

大儿子长得像我,粗茶淡饭也能吃得好。

庭院前除去杂草,屋外也栽上了菊花。

请你快点来拜访,我们整理好书籍,一起读书学习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