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几交游,念往常恍惚。
始从五州数,却自他邦述。
徐州殒川鱼,叶县飞凫舄。
吴兴罢童迎,汉殿空履迹。
鲸鱼渺洪波,长城堕立壁。
元龙漫豪气,子云终执戟。
诗坛绝韩吕,诗友无道释。
文章固能传,事业竟何得。
是皆我深知,半亦君旧识。
更将写其心,悲甚不能笔。
【注释】
1)五州:指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刘表、张绣和马腾等。
2)他邦:指魏国,魏为曹魏。
3)叶县:汉县名,今河南叶县。
4)吴兴:古郡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
5)汉殿:指西汉宫殿的遗址,在今陕西咸阳市。
6)元龙:指东汉未年的祢衡(字正平),以豪放著称。
7)子云:指东汉时扬雄(字子云)。
8)韩吕:指战国时代韩非(字子于)和秦相吕不韦(字子韦)。
9)韩子:即韩愈(字退之)。
10)吕圣公:唐宰相李德裕(字文简)。
11)道释:指佛教和道教,泛指佛家和道家。
12)文章固能传:意思是说文学创作固然能够流传千古。
13)事业竟何得:意思是说事业上究竟能够得到什么呢?
14)是皆我深知:意思是说我对此都是十分了解的。
15)半亦君旧识:意思是说您也对我有所了解。
16)更将写其心:意思是说要再写一次我的心意。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此时杜甫因“三难”被贬谪到华阴县(今属陕西),这首诗就是他在华阴县所作的七言律诗。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共四组。第一组(一二句):平生几交游,念往常恍惚。
诗人回忆过去交往的朋友,感叹自己的一生之中,与朋友们的交往并不多,又时常觉得恍如隔世,所以感到十分遗憾。
第二组(三四句):始从五州数,却自他邦述。
诗人开始回想自己曾随曹操等人征战五州,后来又在魏国担任官职,但后来因为战乱而离开。
第三组(五六句):徐州殒川鱼,叶县飞凫舄。
徐州是三国时期的地名,刘备曾在徐州称王;叶县是汉朝的县名,这里用这两个地名来比喻诗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
第四组(七八句):吴兴罢童迎,汉殿空履迹。
吴兴是汉代的郡名,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曾经居住过的故乡。汉殿则是汉武帝的宫殿,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曾经居住过的京城。
第五组(九十字):鲸鱼渺洪波,长城堕立壁。
鲸鱼是巨大的海洋生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经历的时代的巨大变革和社会动荡。长城则是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经历的时代的民族矛盾和战争灾难。
第六组(十字至十二句):元龙漫豪气,子云终执戟。
元龙是东汉末年的祢衡,以豪爽著称;子云是扬雄,曾为西汉的丞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人物的不同看法:祢衡虽然有豪放之气,但最终没有获得成功;扬雄虽然善于言辞,但却无法改变命运。
第七组(十三至十六句):诗坛绝韩吕,诗友无道释。
诗坛是指文学界,韩非是战国时代的政治家,吕不韦是战国时代的商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人物的不同看法:韩非和吕不韦都是战国时代的杰出人物,但他们在政治上都失败了;而诗人的朋友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失败。
第八组(十七至十八句):文章固能传,事业竟何得。
文章是指文学作品,事业是指政治事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者的不同看法:虽然文学作品可以流传千古,但政治事业却无法得到认可。
第九组(十九至二十句):是皆我深知,半亦君旧识。
这是诗人对自己和朋友们的看法,他认为他们都是他的知己朋友,因此对他非常了解。
第十组(二十一句至二十二句):更将写其心,悲甚不能笔。
这是诗人对自己和朋友们的心情的描述,他认为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痛苦,以至于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