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佳山水,不减阆州南。
新居助幽深,所欠万竹参。
徐郎亦好事,知公幽趣耽。
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
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
春雷一番笋,要戒园翁馋。
邻里约来往,要须开径三。
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
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
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
政尔功名迫,此事未易谭。
待公幅巾归,我亦脱青衫。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作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新的居住地种植竹子的情景。
玉溪佳山水,不减阆州南。
新居助幽深,所欠万竹参。
徐郎亦好事,知公幽趣耽。
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
译文:
这玉溪的美景不亚于阆州的南边。新居增添了许多静谧和深邃,缺少的是成片的竹林来装饰。徐郎也喜欢这些事,知道他对这种幽深的喜爱。
他过溪去买龙雏(一种竹子),云根在烟雾中破开。
地形选择得当,土壤和泉水都很甜美。
春雷一声笋芽,要戒园翁馋。
邻里约定来往,要打开道路三。
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
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
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
政尔功名迫,此事未易谭。
待公幅巾归,我亦脱青衫。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新居种竹的诗。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联“玉溪佳山水,不减阆州南”,以玉溪的美景与阆州的南边相提并论,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里的“佳山水”既指玉溪的自然风光,也暗指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不减”一词的使用,强调了玉溪之美与阆州南边相比毫不逊色,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深厚感情。
颔联“新居助幽深,所欠万竹参”直接点明了新居的环境特征。这里,“助幽深”形容新居的环境非常安静、清幽,让人感到舒适;而“所欠万竹参”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需求。通过“助幽深”与“所欠”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一个宁静、充满绿意的家园的向往。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的活动。“徐郎”代称诗人自己,“过溪买龙雏”暗示了他在竹林中寻找适合种植的位置,而“云根破烟岚”则形象描绘了竹子生长的环境和状态。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竹林的热爱,还通过“云根”一词,赋予了竹子以灵动的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
尾联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风月变幻无常的态度,认为与其独占不如与他人共享。“定有王子猷”则引用了王徽之的故事,表明诗人也有类似王徽之那样的雅致和豁达。最后两句“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竹林中的悠然自得,他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主宾——那就是自然。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新居种竹的过程及其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