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虽故栖,雅志亦良友。
奈何数诗筒,不得屡杯酒。
纵云三十里,每见莫能久。
是以朝暮间,相思辄成又。
去年梅花作,佳处犹在口。
今年梅花期,抚事才转首。
翩思接中屦,兀若限林薮。
君行集彤庭,我政安瓮牖。
西湖觅林逋,东阁怀杜叟。
寒岁识松坚,同心见兰臭。
前朝习凿齿,书来问安否。
并话罗浮山,抗尘应抖擞。
注释:
至节矣犹未见梅 —— 到了这个时节,还没有见到梅花。至节,即冬至。
颇形思渴书呈斯远滕兄主簿 —— 很想写信告诉滕兄,但他很遥远。滕,即滕元发,字子美,唐代诗人;主簿,官名,是郡守的佐吏。
前日书来亦问梅花消息并此奉简 —— 前天收到你的信,也问了梅花的消息,我在这里写了这封信给你。
言归虽故栖,雅志亦良友。 —— 说回来我虽然隐居在山林里,但有高雅的兴趣和志向,也是很好的朋友啊。言归,即隐居。
奈何数诗筒,不得屡杯酒。 —— 可惜我常常写诗寄给你,却不能常常喝酒为你解闷。
纵云三十里,每见莫能久。 —— 即使相隔只有三十里,但是每次相见却都不能持久。
是以朝暮间,相思辄成又。 —— 因此无论早晚,我总是思念你,总是念念不忘。
去年梅花作,佳处犹在口。 —— 去年的时候,梅花盛开的季节,好的地方都还记得。
今年梅花期,抚事才转首。 —— 今年的时候,梅花凋谢的季节,一切都已经变了。
翩思接中屦,兀若限林薮。 —— 我在想你,就像鞋子断了一样,心里像是被森林所包围。
君行集彤庭,我政安瓮牖。 —— 你离开去朝廷,而我则只能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西湖觅林逋,东阁怀杜叟。 —— 我到西湖去找隐居的林逋先生,也在想念住在东阁的杜叟先生。
寒岁识松坚,同心见兰臭。 —— 在寒冷的冬天里我认识松树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而你和我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兰花的芬芳。
前朝习凿齿,书来问安否。 —— 以前有个叫习凿齿的前朝人给我写信,问候我现在的情况。
并话罗浮山,抗尘应抖擞。 —— 我们一起谈论罗浮山的美丽,它应该像灰尘那样抖掉,重新焕发光彩吧!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以“思”字贯穿始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一句“至节矣犹未见梅”,直接点明了时间,也就是冬至之后不久。梅花在这个时候开放,是作者最期待的事情。然而,作者却未能如愿以偿。第二句“颇形思渴书呈斯远滕兄主簿”,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想要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又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实现。这一句中,“思渴”形容了作者内心的渴望,“书呈”则是指书信的传递,二者结合,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接下来四句,诗人回忆了之前写给滕兄的书信内容:“前日书来亦问梅花消息并此奉简”,表明了诗人与滕兄之间的深厚友谊;“言归虽故栖”,“雅志亦良友”两句,则是对滕兄的赞美与期待;最后两句“奈何数诗筒, 不得屡杯酒”,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滕兄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的五句,诗人转向了现实生活:“纵云三十里, 每见莫能久”。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与滕兄重逢的强烈期盼。然而,由于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这种期盼往往难以实现。
“是以朝暮间, 相思辄成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与滕兄离别的痛苦感受。
然后诗人转向了对过去的回忆:“去年梅花作, 佳处犹在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接着诗人转向了对未来的期望:“今年梅花期, 抚事才转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与滕兄重逢的期盼。
最后两句“翩思接中屦, 兀若限林薮”,“君行集彤庭, 我政安瓮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滕兄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忧虑。诗人想象着自己与滕兄一同行走在中道上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而滕兄即将离去的消息也让诗人感到忧虑和不安。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季节变化以及人物情感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滕兄的深切思念和对重逢的渴望。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爱情等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