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章泉村,有竹数十百。
平时爱不伐,雪后多摧折。
江东绝近书,未省有无雪。
颇复念此君,谁欤抚霜节。
《冬晴三首 其二》
吾家章泉村,有竹数十百。平时爱不伐,雪后多摧折。江东绝近书,未省有无雪。颇复念此君,谁欤抚霜节。
注释与译文:
- 章泉村:赵蕃的家乡,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
- 有竹数十百:描述家中竹林茂盛,共有几十上百株竹子。
- 平时爱不伐:形容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即使不修剪也无怨言。
- 雪后多摧折:比喻天气寒冷时,竹子遭受了打击和伤害。
- 江东绝近书:暗示书信往来稀少,可能因为天寒路远。
- 未省有无雪:表示对是否降雪的不确定,可能由于缺乏信息或经验。
- 颇复念此君:反复怀念这些竹子,表达了对它们深厚的情感。
- 谁欤抚霜节:询问是谁在照顾这些竹子,如同抚摩霜白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天里竹林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家乡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敬畏。诗中“平时爱不伐”和“雪后多摧折”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展现了作者对竹子顽强生命力的感慨。此外,“江东绝近书,未省有无雪”反映了当时的通讯不便,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与现实意义。最后,“颇复念此君”,通过对比人与物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整首诗语言朴素而情感真挚,是宋代文人田园诗的典型代表。
《冬晴三首 其二》不仅展示了赵蕃对家乡自然景观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