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内晴景,书味真隽永。
长年悔远游,纷蠹几莫整。
子猷调固疏,竹可一日无。
看渠姿尔瘦,瘦而何用腴。
因兹想风度,朝夕如相晤。
岂不欲就之,身羁未能去。
诗来政此时,好处无涯圻。
吟哦不自已,亭午墅鸡啼。
【注释】
斯远:指苏轼的友人。三十日:苏轼与苏辙同为门下侍郎时,曾上疏请罢修河役使,后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故云三十日。见寄: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闻君江上已过春”句,知此诗是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作。
窗明:窗户明亮。内晴景:室内景色明媚。内,室内。
书味:读书的味道。真隽永:确实深远。
长年:长年累月。游:游宦。纷蠹几莫整:纷扰烦扰,没有条理。几,微词,轻微的意思。莫:不要。
子猷调固疏:子猷,即王献之,字子猷,东晋书法家,擅书法,好石头。调,指书法艺术。固:本来。疏:疏朗。
竹可一日无:竹子一天也不能没有。
看渠姿尔瘦:看他的姿态是多么清瘦。渠,他。
瘦而何用腴:清瘦又有什么可取呢?用,以。瘠,贫瘠、瘦弱。
因兹想风度:因此思念他的风采。因兹,因此。
朝夕如相晤:早晚就像相见一样。
岂欲就之:难道他想来吗?欲,想要。
身羁未能去:身体受拘束不能离开这里。
诗来政此时:诗作正在这个时候来到我这儿。政,通“正”。
好处无涯圻:好的诗文没有尽头。好处,好的方面。涯,边际;圻,疆界。
吟哦不自已:吟咏不已。吟哦,吟咏歌唱。
亭午:中午。墅鸡啼:别墅中的鸡在叫,形容时间已晚。
【赏析】
苏轼《次韵斯远三十日见寄》是一篇怀人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写自己和友人的交往经历,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自己思念朋友的感情。
首联点题:“窗明内晴景,书味真隽永。”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明亮的窗户透进来明亮的阳光,室内景色明媚。接着,诗人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书味真隽永。”这里的“书味”,不仅仅是指书中的知识和道理,更是指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这种情感和意境,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交流和共鸣。
第二联转入对过去的回忆:“长年悔远游,纷𫐉几莫整。”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远离家乡,远游他乡的日子,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有很多乐趣和收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乐趣和收获逐渐消散,只剩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纷𫐉几莫整。”这里的“纷𫐉”,可以理解为纷乱和混乱,也可以理解为纷扰和烦扰。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不安。
第三联则转向对朋友的思念:“子猷调固疏,竹可一日无。”诗人回忆了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爱竹,每至冬月便将竹放在火炉边烤,待到春天再换新笋。他说竹子虽美但不耐久,所以必须经常更换。后来有人告诉他可以用石磨磨墨,这样即使不用换笋子也能写出好字。王献之听后大笑说:‘吾当终日饵之,勿复事笔也!’”这里的“竹可一日无”就是对王献之这种热爱竹子精神的赞美。
第四联则是对朋友的深深怀念:“看渠姿尔瘦,瘦而何用腴。”诗人看到朋友消瘦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瘦而何用腴?”意思是:你为什么如此消瘦呢?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在这里,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忧虑。
第五联则转向对朋友的祝愿:“因兹想风度,朝夕如相晤。”诗人想象着和朋友见面的场景:我们每天朝夕相处,就像彼此相识一样亲密无间。这里的“想风度”指的是想象朋友的风采和气质;“相晤”则是面对面交谈的意思。
第六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岂不欲就之,身羁未能去。”诗人心想:我是多么希望能够和你在一起啊!但是,我现在却被束缚住无法离开这里。这里的“就之”指的是接近或结交朋友的意思;“身羁未能去”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两句则以景结情:“诗来政此时,好处无涯堧。”“诗来”指的是诗歌的到来;“政此时”则表示正是在这个时候。诗人感叹道:我的诗作就在此时此刻来到你身边,而美好的事物是没有尽头的。这里的“好处无涯堧”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没有尽头,永远值得珍惜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思念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