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作广信牧,我为辰阳掾。
长沙趣归程,临汝甫再见。
我今华岳祠,公乘江东传。
虽能递尺书,未易重会面。
钱晁固世亲,贵贱宁异眷。
复此候寒温,因之致诗卷。

【注释】

公作广信牧,我为辰阳掾:公指钱伯同。广信,今江西上饶;辰阳,今湖南辰县。掾,官名,汉代郡县长官的属吏。归程,归乡的路程。长沙趣归程,临汝甫再见:长沙,今湖南长沙;临汝,今河南临颍。见《史记·屈原传》。趣归程,急匆匆地要回家去;甫再见,刚刚告别。华岳祠,华山上的庙宇。江东传,指江东(长江下游一带)的传书人。尺书,一尺长的书信。重会面,再次相见。晁,姓,古代有“晁错”之称。晁错为汉文帝宠臣,曾劝文帝削藩,反对诸侯王的封地过长,后因反对文帝削诸侯王封地而遭诬陷自杀。贵贱宁异眷,贵贱不同而关系亲热。复,又。候寒温,互相问候寒暖。致诗卷,送来诗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任职期间写给钱伯同的两首七绝中的第二首。钱伯同是诗人的朋友。这首诗写于作者任辰州(今湖南辰溪)通判的时候。

钱伯同任广西桂江上游的广信(今江西上饶)知州,诗人就任辰州的知州或通判。两人都是宦游在外,因而相互问候,互通音讯是情理中事。

首句开门见山,说钱伯同是位地方大员,而自己则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员。次句点出钱伯同即将启程归家,诗人也即日要回乡省亲。三、四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不久就要各奔东西,因此彼此都急于要互通音信。

五、六句进一步说明两位朋友虽天各一方,但仍然保持着联系,互通书信,并互相问候寒暖。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贵贱宁异眷”,表明两位朋友之间并没有因为贵贱的不同而感情淡漠。这两句诗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诗中“虽能递尺书”,“虽能”,虽然如此;“尺书”,一尺长的书信。“递尺书”的意思是说即使只能通过书信传递信息,也能保持联系;“未易重会面”,意思是不容易再见面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当时通讯不便的实际情况,又表现了朋友间珍视友情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