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
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
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
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 ——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木的凋零使得山林显得更加荒凉,而河流的水退去,留下了河床和渡口的遗迹。
- 木落(树落叶):指秋天到来时树叶变黄、飘落的场景。
- 山有骨(山间露出的石头):山体因雨水冲刷而露出原本隐藏的岩石。
- 水落(河水干涸):指河流水位下降到河床,留下河床和可能的渡口等遗迹。
- 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 —— 这句诗描述了船只经常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方已经变得陈旧或废弃。
- 扁舟(小舟):小船,泛指船。
- 所常经(经常经过):经常经过。这里指的是诗人经常乘坐小船航行。
- 大半迹已陈(大部分旧迹):大多数地方都已经破旧不堪,不再有人居住或使用。
- 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出身平凡,但内心与自然亲近,如同鸥鸟和鹭鸶一样自在。
- 鸿鹄(大雁):传说中的一种大鸟,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身非鸿鹄举(不是高飞的大雁):意即自己并不追求像大雁那样飞得高远。
- 心乃鸥鹭亲(心灵与鸥鹭亲近):心灵与自然界的鸟类亲近,不受世俗的束缚。
- 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那些美好的事物应该属于自己,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破坏。
- 胜处(美好的地方):指那些令人愉悦或值得珍惜的事物。
- 自属我(应属于我自己):意即这些美好的东西应当属于诗人自己,不应被他人占据。
- 尘事勿败人(不要让尘世的琐事毁掉):不要让琐碎的世俗事务干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鸿鹄”和“鸥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高洁和超脱。同时,诗人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应当珍惜,不应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