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
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
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
抔土傥与期,含熏岁犹再。
【注释】
杂咏其一:杂咏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对一些不入流的诗歌的统称。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匪:不是;愿:希望;采:采集,这里指作诗。兰生:兰草,比喻高雅的兰花。蓬藋:杂草,比喻俗气。
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
落城市:落到城里,即进入朝廷。论金卖:以金银作为商品出售。
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ài)。
孰见:谁看见;孰,疑问代词,哪个。艾:通“刈”,割。
抔土傥(tǎng)与期,含熏岁犹再。
抔土:泥土,比喻微贱。含熏:香气扑鼻。
【赏析】
此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前四句写兰草在野地生长,不被采摘,后两句写兰草虽然被人抛弃,但仍然有重新长出的时候。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坎坷、命运多变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兰草被丢弃和重生的过程,隐喻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兰草被抛弃时并不感到悲伤或沮丧,而是坦然接受并等待时机,再次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种从容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诗人看到许多优秀的人才被埋没在世俗的洪流中,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因此,他呼吁人们应该关注那些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的人才。这种呼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