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立志谁能儗,适远宁为中道止。
愚斋之名岂真愚,用心盖欲师颜子。
圣门之徒三千人,回独好学学何事。
箪瓢陋巷不自贫,看此力量如何尔。
愿君勿作岁月计,有为要之亦若是。
它年究竟所归宿,莫负名斋本来意。
诗句解析
王郎立志谁能儗 - 此句表达了王彦博对自我定位的反思,意指王彦博(王郎)在立志时难以效仿其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儗”在这里是模拟、仿效的意思。
适远宁为中道止 - 这里指的是王彦博选择了一条中庸的道路,而不是追求极端。”适远”意味着远离,”中道”则是处于正中间的意思,”止”则意味着停步或止步。
愚斋之名岂真愚 - 虽然名字中有“愚”字,但王彦博认为这并不表示他的真正性格或思想是愚蠢的。这里表达了他对自己名声的理解,即名字只是外界的评价,不应代表他的真实品质。
用心盖欲师颜子 - 颜回是孔子的著名学生之一,以其谦逊和勤奋著称。王彦博在这里表示自己学习的目的,是想以颜回为榜样,追求学问和道德的提升。
圣门之徒三千人 - 这里的“圣门”指的是孔子的儒家学派,”徒”是弟子的简称,”三千”则是指孔子有三千位弟子。这句话强调了孔子教育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回独好学学何事 - 颜回(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其好学而闻名。这里王彦博自谦地表达自己只是喜欢学习,并没有特别的事情。
箪瓢陋巷不自贫 - 箪和瓢是古代用于盛饭和水的容器,”陋巷”是简陋的住所,这里用来形容生活简朴。此句表达了王彦博虽生活简朴,却不感到贫困,因为他专注于自己的学术追求。
看此力量如何尔 - 这里的力量可以理解为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意志力,王彦博在这里是在思考自己的这种力量能做什么或有何用途。
愿君勿作岁月计 - “岁月计”通常指的是按照年月来计算生活,此处王彦博建议他人不应仅仅将时间视为生活的计量工具。他提倡要有目标感和紧迫感,不要被时间所束缚。
有为要之亦若是 - 这里”有为”意味着有所作为,”亦若是”则是应该如此。王彦博在这里鼓励人们要有成就,并以此激励自己。
它年究竟所归宿 - 这个句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性,询问将来的结果会是什么。”究竟”表示最终、到底的意思,”归宿”则是指最终的目的地或结果。
莫负名斋本来意 - 最后这句话是对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和尊重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意义,不要辜负了自己最初的志向和努力。”名斋”指的是王彦博自己的书房名,”本来意”则是指最初的目的和含义。
译文:
王彦博愚斋
王郎立志谁能儗,适远宁为中道止。
愚斋之名岂真愚,用心盖欲师颜子。
圣门之徒三千人,回独好学学何事。
箪瓢陋巷不自贫,看此力量如何尔。
愿君勿作岁月计,有为要之亦若是。
它年究竟所归宿,莫负名斋本来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王彦博(王郎)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王彦博在面对外界评价时表现出的谦逊和自我认知,显示了他对于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坚持。诗中多次提到“愚”,但并非贬义,而是反讽的表达方式,表明王彦博并不以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去追求知识和智慧。此外,诗中还体现了王彦博对于学习的热爱和专注,以及他对时间的珍视和利用。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成长的生活态度。